圜狴何崔嵬,贯曜丽幽方。
当昼日返冥,逾春草不芳。
紏紏御呵怒,离离累讯伤。
下当迩重泉,上永隔天阊。
谁悉逝矣故,更悲来者长。

初入理圜土

圜(yùn)狴(bì):指监狱。

崔嵬(cuī huī):高大的样子。

贯曜丽幽方:指监狱里,光明照耀而幽暗的地方。

当昼日返冥:白天的阳光被黑夜遮蔽。

逾(yuè)春草不芳:过了春天,草木依然枯黄。

紏紏(zhōu zhōu)御呵怒:形容狱卒的威风凛凛,呵责声震耳欲聋。

离离(lí lí)累讯伤:审讯接连不断,使人心力交瘁。

下当迩重泉(qǐng),上永隔天阊(jiān):下临深渊,与世隔绝;天上有门,却无法通过。

谁悉逝矣故(shuò),更悲来者长:谁能了解逝去的人呢?我们更加为活着的自己悲伤。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悼亡三首》中的第三首。此诗描写了妻子去世后的痛苦之情和对死亡的深深恐惧。全诗以“逝”字为核心,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悼亡三首》中的第三首。此诗通过描述狱卒的威风凛凛、审讯接连不断等情景,反映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生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的前两句“圜(yùn)狴(bì)何崔嵬,贯曜丽幽方”,以监狱的宏伟形象开篇,展现了监狱的威严和阴暗。接着,“当昼日返冥,逾春草不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狱中的景象,阳光不再照耀,春草也失去了生机,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临近。

接下来的两句“紏紏御呵怒,离离累讯伤。下当迩重泉,上永隔天阊”则描绘了狱卒的威严和审讯的残酷。狱卒的呵责声震耳欲聋,审讯接连不断,让人身心俱疲。同时,“下当敻重泉,上永隔天阍”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归宿的恐惧和无奈。

最后两句“谁悉逝矣故,更悲来者长”,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更悲来者长”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