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孟门险,暮即金阊驰。
天路虽云旷,枳棘犹未夷。
人情好居薄,为厚安得谐。
朗朗日中天,浮云伏崦嵫。
问齿虽少馀,其舌尚未隳。
自非偏师济,焉能日衔枚。
进当明所繇,退则保无为。

【注释】

孟门:山名。在今河南荥阳西北。金阊:关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天路:指仕途之路。枳棘:比喻艰难险阻。安得谐:如何能谐(即达到目的)。朗朗日中天:太阳高照。崦嵫(yānzi):山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反映了作者晚年的心境。

“朝辞孟门险,暮即金阙驰。”首联写自己从洛阳出发,早晨离开孟门山(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傍晚就到了繁华的南京城(金阙,即金陵,今称南京)。两句一扬一抑,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当时处境的危险。

颔联说:“天路虽云旷,枳棘犹未夷。”诗人认为虽然自己的政治道路是广阔的,但是途中还有艰难险阻,如“枳棘”等,所以不能轻易地达成目标。

颈联“人情好居薄,为厚安得谐”,意思是说人们喜欢居住在狭小的地方,如果过分奢侈,那么就会不和谐。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明自己在政治上要谨慎行事,不能过于奢侈。

尾联“朗朗日中天,浮云伏崦嵫。”“朗朗”是光明的意思;“崦嵫”(yānzi)是山名,在今陕西宝鸡东南。这句的意思是说,太阳高照在天空中,就像一个人站在山顶上一样;而那些浮云却躲藏起来,好像它们已经伏在那里不再出现一样。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心境。他认为自己的政治道路虽然坎坷曲折,但是前途还是光明的;而且他还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够取得胜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自然界中的草木一样,需要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成长茁壮;而他则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永不消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