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依寂居,随缘憩修轸。
宅惭周颙舍,米待郗超损。
僧衬鸣钟集,佛供导幡引。
霜研给孤麦,玉琢摩候菌。
慈禽恋清呗,怖鸽驯馀赈。
敢持有漏因,仰觊无生忍。
曾是夙力馀,内观了何朕。
追往踪既失,希来业难尽。
毋以罪福求,幻身同兹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结夏依寂居,随缘憩修轸。”
注释:夏天到了,我独自住在寂静的地方,随缘修行,寻找宁静。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在夏季时节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态度,与世俗纷扰相对抗。

第二句:“宅惭周颙舍,米待郗超损。”
注释:因为我的住所简陋,所以感到惭愧;粮食需要郗超慷慨地给予。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谦逊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物质需求的认识。

第三句:“僧衬鸣钟集,佛供导幡引。”
注释:僧侣们聚集在一起,敲响钟声;佛祖的供品中有引导幡旗。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佛教仪式的场景,体现了宗教活动的庄严和神圣。

第四句:“霜研给孤麦,玉琢摩候菌。”
注释:用冷霜打磨着孤独的麦子,用玉石雕刻着候鸟的菌类。
赏析: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第五句:“慈禽恋清呗,怖鸽驯馀赈。”
注释:慈悲的鸟儿喜欢清新的声音,鸽子驯服后接受食物施舍。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物的关爱和怜悯,以及对它们行为的观察和思考。

第六句:“敢持有漏因,仰觊无生忍。”
注释:我不敢执着有漏之因,渴望达到无生之忍。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和解脱的思考,以及他对于佛法的理解。

第七句:“曾是夙力馀,内观了何朕。”
注释:我曾经还有剩余的力量,但现在内观已经看透了一切。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第八句:“追往踪既失,希来业难尽。”
注释:追寻过去的踪迹已经失去了,未来的因果也难以完全了结。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因果循环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第九句:“毋以罪福求,幻身同兹泯。”
注释:不要因为罪过或福分去寻找解脱之道,虚幻的身体最终都将归于虚无。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关于解脱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解脱不在于外在的功德或罪过,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和放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