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甘尘栖,兹焉忽世表。
披襟当澹荡,纵屐探窈窱。
落日樵采竞,归路牛羊小。
何以见幽悰,入门后栖鸟。

诗句:久矣甘尘栖,兹焉忽世表。披襟当澹荡,纵屐探窈窱。落日樵采竞,归路牛羊小。何以见幽悰,入门后栖鸟

  1. 诗意解析:“久矣甘尘栖,兹焉忽世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世俗境界的追求。”甘尘栖”意味着长久以来在尘世中生活,已经习惯了这种平凡而枯燥的生活状态。”兹焉忽世表”则表示突然之间,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2. 译文注释

  • “久矣”:表示时间之久长,久已如此。
  • “甘”:愿意,乐意之意。
  • “兹焉”:此处,在这里。
  • “忽”:突然间,出乎意料地。
  • “世表”:指的是世俗之外,超出人世间的地方。
  • 整句译文为:我已经习惯于在尘世中度过长久的时光,然而,现在却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越了尘世的境界之中。
  1. 赏析
  • 诗中的“久矣”、“兹焉”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与渴望逃离。他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转变,从对尘世的依赖到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解脱的普遍追求。
  1. 创作背景:《初春同俞仲蔚及舍弟敬美登马鞍山得四首以山高月小为韵》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在作者与好友一同登高望远时所作,通过描绘山的高度和月亮的微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初春同俞仲蔚及舍弟敬美登马鞍山得四首以山高月小为韵》的逐句解读,可以发现王世贞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展现了他对精神自由和心灵解脱的深刻理解。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共有的精神特质,也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