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息衡门下,旦夕寡来躅。
澄露将微风,披洒中所欲。
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
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
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
循往心既乖,慨来身如束。
顾视庭之幽,兰芬一何馥。
幸免当门锄,居然安空谷。
【注】衡门:古代的一种门。
《诗经·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伏而枕。给不给,宁不诚。”《毛传》云“息偃在床者,安其身也;伏而枕者,亲其亲也”.
1、初秋屏居有感(首联)
2、偃息衡门下(颔联)
3、旦夕寡来躅(颈联)
4、澄露将微风,披洒中所欲(颔联)
5、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颈联)
6、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颈联)
7、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尾联)
8、循往心既乖,慨来身如束(尾联)
9、顾视庭之幽,兰芬一何馥(末联)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闲居思乡之情的诗。诗人以“初秋”为题,抒发自己隐居田园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初秋屏居有感”起句即表明作者因时值初秋,因而感到有些伤感。颔联是说自己虽然暂时隐居,但早晚还担心有危险降临,所以没有外出。颈联是说外面的形势稍微缓和了一点,但是还没有完全解除自己的忧虑,因为自己还处在朝廷的重围之中。这四句诗是全诗的核心所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
“澄露将微风,披洒中所欲”二句是说清早起来,看到庭院里露水晶莹,阳光和煦,微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觉得心情舒畅。这两句诗是对前面担忧心情的反衬,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二句是说外面的局势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不能彻底解除自己的忧虑。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二句是说自己在树丛中听到蝉鸣声声,它们不断地相互唱和,让人感到凄凉。这两句是对前文的延伸,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凄凉之感。
“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二句是说自己并不因为外界的威胁而感到恐惧,反而觉得这种威胁让日子过得更快一些,更充实一些。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思想。
最后二句是诗人对过去的回顾。他曾经想过要追随先贤孔子,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然而现在却只能空怀壮志,过着隐居的生活。他看着院子里的兰花,闻到它的香气,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无法改变现状,只能任凭命运的安排。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时节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理想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