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先司马,敡历遍遐荒。
至今讼庭树,往往比甘棠。
蔼如三冬日,凛若九秋霜。
千载循吏编,庶以绍龚黄。

【注释】

四十咏高太史启:指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诗组。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初年任中书令,封曲江县子,故称高太史。启,是写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敡历遍遐荒:意谓经历遥远边远之地。

讼庭树:诉讼官署的树。

蔼如三冬日:意谓温和如同冬季阳光。

凛若九秋霜:意谓严寒如同秋天的寒霜。

千载循吏编:意谓千百年来,历任的循良之官都编入《循吏传》。

庶以绍龚黄:意谓希望能够继承并发扬先贤龚遂和黄霸的政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写给皇帝的奏章,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的期望和要求。全诗通过对过去官员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任官员的期待和鼓励。

首句“昔我先司马,敡历遍遐荒”中的“先司马”指的是张九龄自己,“敡历遍遐荒”则形容他曾经经历过遥远边远之地。这句诗表明,张九龄曾经担任过司马这样的官职,并且曾经经历过很多的地方。

“至今讼庭树,往往比甘棠”。这里的“讼庭树”是指诉讼官署的树,而“甘棠”则是古代的一种树木,象征着美好的品德。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说,现在诉讼官署的树上仍然生长着像甘棠一样美好的树木,说明这些官员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道德品质。

“蔼如三冬日,凛若九秋霜。”这句诗中的“蔼如三冬日”形容官员们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形象,而“凛若九秋霜”则形容官员们的威严和严肃。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幅官员们在处理政务时既温文尔雅又威严严肃的画面。

“千载循吏编,庶以绍龚黄。”这句诗中的“千载循吏编”是指千百年来历任的循良之官都被编入《循吏传》,而“庶以绍龚黄”中的“绍”则是继承的意思,意味着希望这些历任的循良之官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龚遂和黄霸的政绩。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现任官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通过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先贤的政绩,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