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秉谦退,冥志在坟典。
所树苟先众,宁辞步趋蹇。
朝回对花竹,落日照开卷。
此意今所难,吁嗟德音鲜。

【注释】

(1)启:诗的序。太史:官名。(2)文定:指汉光武帝,字文成,是东汉的开国皇帝。秉:持,执掌。谦退:谦逊退让。 (3)冥志:深远志向。坟典:典籍、经典。 (4)先众:领先于众人。(5)步趋蹇:缓慢而迟缓地行走。 (6)朝回:早晨回家。对花竹:对着花草树木。 (7)开卷:读书。 (8)此意:这里的意思。今所难:现在难以实现的事情。吁嗟:叹息。德音:美好的名声。鲜:少。 (9)“文定”二句:指光武帝虽为天子,但谦虚谨慎,持重守静,不事张扬。 (10)“文定”六句:光武帝虽为天子,但谦逊退让,持重守静,不事张扬,其治国之道,深得民心。 (11)“冥志”二句:指光武帝虽为天子,但谦逊守静,不张扬自己的成就和功绩。 (12)“所树”二句:光武帝虽然谦逊守静,但也不失为一代明君,他治理国家,推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 (13)“宁辞”二句:光武帝虽谦逊守静,但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即使步履缓慢,也坚持走自己的路。 (14)“朝回”二句:指光武帝在处理政事时,总是先从小事着手,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大事。 (15)“此意”二句:光武帝治理国家时,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他的治国理念和行为方式,都是基于这种深厚的仁爱之心。 (16)“吁嗟”二句:指人们对于光武帝的美好声誉和德行感到惊叹,感叹他的美德如此少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咏史诗,它通过赞美汉代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事迹与品质来抒发作者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文定秉谦退”,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光武帝刘秀以其谦逊守静的品质,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誉。第二句“冥志在坟典”,进一步描绘了光武帝在治国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深远的志向,并以此为指导去实践和推动事业的发展。第三句“所树苟先众”,表明光武帝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有所作为,而且能够率先垂范,为百姓树立榜样。第四句“宁辞步趋蹇”,则表达了光武帝虽然行动缓慢,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决不轻易放弃。第五句“朝回对花竹”,则描绘了他在处理政事之余,经常与花木相伴的生活情景。第六、七句“落日照开卷”,意味着光武帝在闲暇之余,仍然喜欢阅读典籍,以此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第九、十句“此意今所难”,则是说在当今社会,想要实现光武帝那种崇高的理想境界,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第十一、十二句“吁嗟德音鲜”,则是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伟大领袖的美好声誉和高尚品质的赞叹和钦佩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光武帝刘秀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其理想的崇敬和向往。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学习光武帝的谦逊守静、深思熟虑的品质,以及他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