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恪辞家流,广庭振华毂。
帝时绌师臣,遥迹肇枚卜。
竖人窘犬步,惄焉叹一木。
归卧洞庭野,世往誉恒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四十咏高太史启(注释)
- “文恪”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间,以文治天下,注重文化和教育,因此“文恪”是对李世民的一种赞誉。
- “辞家”意味着离开家园,开始在外工作或学习。
- “广庭”指的是宽广的庭院,也暗示了王勃的才华和影响力。
- “振华毂”(振:震动,比喻名声大振;华毂:华丽的车盖)表示名声大振,声名远扬。
- “帝时”指的是唐太宗时期。
- “绌师臣”中的“绌”意为贬退、排斥,“师臣”指有才能的人。
- “遥迹”指的是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 “肇枚卜”中的“肇”意为开始,“枚卜”指占卜、预测未来的事情。
- “竖人窘犬步”中的“竖人”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窘”意为窘迫、困难。
- “惄焉叹一木”中的“惄焉”是忧愁的意思,“叹一木”是指因一件事而叹息。
- “归卧洞庭野”中的“归卧”指的是回到故乡,“洞庭野”指洞庭湖边的土地。
- “世往誉恒馥”中的“世往”指世间的变迁,“誉恒馥”意味着声誉如香般持久不衰。
译文:
文恪辞别故土外出,在宽广的庭院中名声震动。
在帝时被贬退,他开始占卜未来的吉凶。
地位卑微的人步履艰难,心中忧虑感叹一棵小树。
回到故乡隐居在洞庭湖畔,虽然世间变迁但声誉依旧芬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文恪辞家流、广庭振华毂、帝时黜师臣等情景,展现了王勃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形象。诗中还运用了夸张手法,如“惄焉叹一木”,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