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齐东门,遥遥飞车壒。
荒城阙睥睨,外与颓垣会。
榛芜侵周道,鸟雀骄有赖。
伫想英王风,凛焉今安在。
千秋阿大夫,当时偶一败。
茫茫长安日,归欤欲谁待。

【注释】

齐东门:即齐州城,今山东济南市。

遥:远。

车壒(ài):古代称车马声。

睥睨(pì nì):斜视。

榛芜:杂草。

有赖:有所依仗。

英王风:指汉宣帝时的英明君主汉宣帝刘询,史称汉宣帝。《汉书·循吏传序》:“汉之良吏,表著当世。”

阿大夫:西汉时赵广汉任京兆尹,治理长安时,曾因治绩显著而被称为”阿中郎”。

归欤(wū):表示感慨的语词,犹言“回去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游东都洛阳时所作。

首二句点明游踪。诗人步出齐州城后,远远地看见京城长安的尘土滚滚,如云似雾。这一句写景很形象,用“飞车”二字,既形容了尘土之多、之浓,又写出了尘土之急,使整个场景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三、四两句写景意在抒情。诗人放眼望去,只见荒废的宫殿高高的耸立,与颓垣相对峙。“睥睨”一词,写出了宫殿傲视群山的神态。这里既表现出诗人对昔日辉煌繁华的长安的怀想,也暗示了长安今日的衰败和荒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兴替和人事的沧桑变化所生发的感慨。

五、六两句以“鸟雀骄”衬托长安的荒芜冷落。鸟雀在荒凉的长安城中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它们的存在和活动,更显出了长安城的萧条冷清。

七八句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诗人想到当年汉代名相、京兆尹赵广汉,曾因治绩卓越而被称为“阿中郎”。“阿中郎”本是汉代一个美称,意思是说赵中郎君(赵广汉)真是一个贤人。然而如今长安城已非昔日可比,赵中郎君虽然英明,却只能“当时偶一败”,其政治成就已不复存在。诗人感叹道:“千年阿大夫,当时偶一败”,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回归的愿望。诗人看到长安日暮途穷,不禁生出归隐的念头。他想到自己的家乡,也许可以过上一种闲逸的生活;想到自己曾经得到过这样的生活,现在却又不得不回到这个充满尘嚣和烦恼的都城里来,不免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奈。

此诗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深刻地描绘出了长安这座昔日繁华的城市如今已经衰败冷落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变迁和人事更迭所引起的感慨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