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不须山,沧洲不须海。
所以吏隐人,迹混心不改。
浮沉任波色,舒卷依天籁。
寄言采芳者,杜若青犹在。
【注释】
陆仲子:即陆龟蒙。云洲:指隐居之地。塞白:即“塞白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大鱼,传说能吞食白色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的隐居之地题写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联:“白云不须山,沧洲不须海。”
“白云”和“沧洲”都是水的象征,诗人在这里用两个对比的形象来说明自己和朋友的志趣相投,他们都不追求世俗的富贵与功名,而向往大自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颔联:“所以吏隐人,迹混心不改。”
“吏隐人”是指做官的人退隐山林,过着隐士的生活。“迹混心不改”表示即使身处官场,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本心和理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厌恶。
颈联:“浮沉任波色,舒卷依天籁。”
“浮沉”是指随波逐流,“舒卷”是指顺应自然的变化。“天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水流声等。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理解。诗人认为隐士应该像流水一样随波逐流,顺应自然的变化;同时也应该像天籁一样,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尾联:“寄言采芳者,杜若青犹在。”
“采芳者”是指采摘花草的人。“杜若”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它来比喻君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方式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隐士生活的祝愿和期待。诗人希望那些像杜若一样清雅高洁的人能够继续存在,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译文】
白云不用去高山,沧洲不用去大海。
所以隐居的人,行为不改变内心。
随波逐流任其性,舒卷自如依天籁。
寄言采花之人,杜若青还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