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事竟何限,李生掉头西出关。金鱼紫衫掷中道,曳耒长耕历下山。
巨灵高掌摭不住,玉女噏呓愁云鬟。以东岳海奋生色,星河错落雄其间。
雕锼万象抉元气,从此天公不得闲。词场雁行忝王李,怅望逸翮胡由攀。
燕京冠盖但巀嵲,狂夫往事犹能说。酒歌哀弦下风雨,剑舞急调排虹霓。
谢榛十诗九不道,布衣吾侪甘折节。凤凰池头失傲吏,馀子散作中原别。
已许肮脏骄青云,复将飘零斗白雪。虽其远游足畅意,五斗往往摧余舌。
呜呼李生太奇绝,赠生两丸弄千秋,骑一黄鹄览九州。
君不见古来豪杰多自量,屈宋焉敢兼巢由。

《李于鳞罢官歌》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李于鳞罢官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赏析:

  1. 人间奇事竟何限:这句诗表达了世间奇遇和变化无穷的主题。诗人用“奇事”来形容人生中发生的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强调了人生多变和不可预测的特性。

  2. 李生掉头西出关:这里的“李生”指的是李于鳞,他因为某种原因选择离开了原本的生活和工作地点,向西走出关隘。这反映了李于鳞可能面临的困境或抉择。

  3. 金鱼紫衫掷中道:这里用“金鱼紫衫”作为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李于鳞的装束或身份特征。同时,“掷中道”意味着他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或困难。

  4. 曳耒长耕历下山:这句诗展现了李于鳞放弃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他选择了耕作,远离了都市的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5. 巨灵高掌摭不住:通过夸张的手法,诗人描绘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暗示李于鳞无法抵挡自然的法则,或者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

  6. 玉女噏呓愁云鬟:这句诗运用神话传说元素,形容李于鳞内心的忧愁和困惑。“噏呓”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叫声,这里用来象征李于鳞心中的忧虑和不安。

  7. 以东岳海奋生色:这里的“东岳”和“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代表着崇高和广大。诗人用这两个词汇来描述李于鳞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他的志向和勇气。

  8. 雕锼万象抉元气:诗人用“雕锼”一词来形容对世界万象的深刻观察和理解,“抉元气”则意味着探索世界的本源和真理。

  9. 从此天公不得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李于鳞未来道路的担忧,认为他离开官场后,将不再有闲暇时间去关注政治事务或享受权力带来的自由。

  10. 词场雁行忝王李:这里的“词场”指的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王李”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位诗人王维和李白。诗人用这句话来形容李于鳞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赞赏。

  11. 怅望逸翮胡由攀:这句诗表达了李于鳞对于自己未能实现更高目标的遗憾和无奈。“逸翮”指的是高飞的鸟类,象征着追求和飞翔的愿望,而“胡由攀”则是无法实现的意思。

  12. 燕京冠盖但巀嵲:这句诗描绘了燕京(今北京)的政治景观,“巀嵲”意味着高耸入云的景象,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腐败。

  13. 狂夫往事犹能说:这句诗通过“狂夫”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同时,“犹能说”也暗示了李于鳞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愿意回忆和谈论过去的事迹。

  14. 酒歌哀弦下风雨:这句诗描述了饮酒唱歌时的情境,“哀弦”指的是悲伤的音乐,而“风雨”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幻无常。

  15. 剑舞急调排虹霓:这句诗描绘了剑舞的激烈场景,“排虹霓”意味着气势磅礴如同彩虹般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李于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性格。

  16. 谢榛十诗九不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谢榛作品的批评态度,认为他的诗歌创作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道”在这里指的是流传广泛的意思。

  17. 布衣吾侪甘折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认同和接受,“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折节”则是改变原有的行为或态度。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尊重。

  18. 凤凰池头失傲吏:这句诗描述了李于鳞在官场中的失败和失落。“凤凰池”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傲吏”则意味着骄傲自大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反省和悔悟。

  19. 馀子散作中原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其他人命运的感慨和祝福。“余子”指的是其他人,“中原”则是当时的中国中心地带。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希望。

  20. 已许肮脏骄青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自信和坚持的态度。“肮脏”是指不拘小节、不守规矩的形象,“骄青云”意味着追求高尚的境界和成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自己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1. 复将飘零斗白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思考。“飘零”指的是漂泊不定,“斗白雪”则意味着在逆境中奋斗。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对自身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2. 虽其远游足畅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或探索的向往和满足。“远游”指的是长途旅行或探险,“足畅意”则是内心感到愉悦和满足。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对自由和冒险精神的追求。

  23. 五斗往往摧余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痛苦和挣扎。“五斗”指的是微薄的收入或有限的资源,“摧余舌”则意味着影响或削弱了诗人的言论和表达。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痛苦。

《李于鳞罢官歌》不仅是一首描写李于鳞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诗,也是一篇反映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