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道傍石精,光自缭绕。夜夜天中属白虹,时时海上来丹鸟。
卞生持抱入昭关,愿学虞廷一献环。沂水未应输若水,昆山不敢傲荆山。
祝宗虚闻夸祭饰,太史那能上占式。未必君廷俱宋相,其奈工师有周客。
回首群灵尽黯然,龙文欲吐咽苍烟。璠䃉首列乌绨几,对此云何不可怜。
智矣如葵能卫足,问君泣足还泣玉。窃比东门独角麟,宁言使者空笼鹄。
君王三听未为劳,好向昆吾问宝刀。煜煜阳乌升碧汉,亭亭魄兔浴银涛。
捧出倾城动颜色,隋珠越镠咸辟易。共道应偿十五城,何须更爱二千石。
膝行向前中自伤,野人焉敢食陵阳。唯凭寄语乐正子,三月胡为不下堂。

诗句释义与译文:

君不见道傍石精,光自缭绕。夜夜天中属白虹,时时海上来丹鸟。卞生持抱入昭关,愿学虞廷一献环。沂水未应输若水,昆山不敢傲荆山。祝宗虚闻夸祭饰,太史那能上占式。未必君廷俱宋相,其奈工师有周客。回首群灵尽黯然,龙文欲吐咽苍烟。璠䃉首列乌绨几,对此云何不可怜。智矣如葵能卫足,问君泣足还泣玉。窃比东门独角麟,宁言使者空笼鹄。君王三听未为劳,好向昆吾问宝刀。煜煜阳乌升碧汉,亭亭魄兔浴银涛。捧出倾城动颜色,隋珠越镠咸辟易。共道应偿十五城,何须更爱二千石。膝行向前中自伤,野人焉敢食陵阳。唯凭寄语乐正子,三月胡为不下堂。

赏析:
陈子昂在这首诗里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诗的前四句描述了道旁的两块石头发光,夜晚时像白虹一样,白天时像丹鸟飞翔。这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接着诗人用卞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愿意学习虞舜的正直品质,以及不愿屈服于权势的态度。他提到了沂水和昆山的故事,暗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和态度。

诗人转向对自己境遇的抒发,用“龙文”和“璠䃉”来隐喻自己的才华和地位,同时表示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他将自己比喻为能够保护自身尊严的葵花,即使面对他人的诽谤也不会动摇。诗人还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希望像东门的麒麟那样独立,而不是像使者那样被束缚。

诗人以君王的三次聆听为结尾,暗示了他希望君王能真正听取他的忠言。诗的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愤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的执着和对于现实的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