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老翁解种璧,南海太守仍煮石。
争似侬家篱落边,长贫不乏黄金钱。
侬今亦号天随子,手摘此花和露饵。
湘江乍可荐灵均,甘谷何烦遗伯始。
为侬朗诵餐英辞,清波溢齿天风吹。
胸中秋色三万斛,底事商山寻紫芝。
【注释】
蓝田: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解种璧:指蓝田玉的发现。南海太守:指汉代赵广汉,曾于南海郡煮石得黄金。篱落:这里用来形容家境贫寒。天随子:即陶弘景,晋、宋时人,隐居不仕,自号为“山中宰相”等。餐英辞:以花为食的诗。秋色:秋天的颜色。商山:秦代著名隐士,曾于商山求仙不得,遂隐居山中。紫芝:传说中的灵芝草。
【赏析】
《题陶渊明食菊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与陶渊明饮酒赏菊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陶渊明高洁志趣的赞美之情。此诗首句以陶渊明自喻,点出自己贫贱之身,接着以赵广汉和陶弘景来比自己,说自己虽贫但有陶渊明般的清高节操,最后两句以商山四皓比自己,说自己虽贫却能安贫乐道,不为世俗所动。全诗借陶说己,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
第一句“蓝田老翁解种璧,南海太守仍煮石”,用典说明自己家境贫寒,没有能力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蓝田玉”,传说中出产于蓝田县的宝玉,价值连城。这两句表明自己的贫寒之状。
第二句“争似侬家篱落边,长贫不乏黄金钱”。用陶公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贫穷,但并不以此为苦。这句诗表明自己虽然贫穷,但是心地坦然,不忧贫,更不耻贫,所以即使贫穷也感到十分满足。
第三句“侬今亦号天随子,手摘此花和露饵”,说自己现在也能如陶公那样,采摘菊花来食用,并且还觉得非常美味。这是对自己能够安贫乐道的自信。
第四句“湘江乍可荐灵均,甘谷何烦遗伯始”,说自己就像古代的屈原一样,可以在湘江边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需要像古代贤人伯始(伯夷)那样,需要远离家乡才能表达自己的志向。
第五句“为侬朗诵餐英辞”,说自己会为陶公朗诵关于吃菊花的诗句,表现出自己与陶公之间的亲近。
第六句“清波溢齿天风吹”,用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形容自己品尝菊花的味道。
第七句“胸中秋色三万斛,底事商山寻紫芝”,用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形容自己品味菊花的味道,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陶公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自然,感情真挚感人,通过对陶公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贫贱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陶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