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步头天如赭,帝遣丰隆策风马。
使君莲叶轻且柔,长年醉颠不自由。
须臾俯身谒河伯,为言时平莫轻掷。
头毛曲局衣作结,使君莞尔岸人摄。
忆初三月下荆州,峨岢巨艑横江流。
青山百叠过一瞬,飞帆逐天天欲尽。
门前小港拟黄河,人生咫尺饶风波。
安危去矣勿复道,读君新诗为倾倒。
真珠错落瞑光破,老鲛无声泪潜堕。
不为生犀照夜央,宝藏空寒警深卧。
【注释】
- 黄姑:一种水生植物。步头天如赭:指水色像赭土那样红。帝遣丰隆策风马:传说中,黄帝派丰隆去管理天上的风马,此处比喻水神。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莲叶轻且柔:形容荷叶轻盈柔软。
- 俯身谒河伯:向河伯(即河神)行礼参拜。为言时平莫轻掷:告诉河伯,天下太平时不要随意掷下石头或树枝,以免伤及鱼鳖。
- 衣作结:衣服被风吹起,结成了结。莞尔岸人摄:微笑的样子。
- 峨岢巨艑横江流:形容船高大威武,横在江面上。青山百叠:形容山峰重叠,层层叠叠。过一瞬:形容时间很短,转瞬之间。
- 飞帆逐天天欲尽:大帆船快速前行,天色已近傍晚。门前小港拟黄河:门前的小河就像黄河一样宽广。
- 人生咫尺饶风波:人世间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波澜起伏,但距离很近,可以感受得到。
- 安危去矣勿复道:危险与安全已经过去,不要再去谈论。勿复道:不再谈论。
- 真珠错落瞑光破,老鲛无声泪潜堕:夜晚珍珠般的月光照亮大地,老鲛鱼悄然流泪。真珠,指月亮。错落,这里形容珍珠散落。瞑光,指月光。老鲛无声:老鲛鱼静静地流泪。
- 不为生犀照夜央:不是因为有生犀牛的角来照明,而是其他原因。
- 宝藏空寒警深卧:虽然有珍宝,但它们无法温暖人心,只能让人感到寒冷,并使人更加担忧。
【赏析】
《和徐荆州覆水歌》,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诗人眼中所见的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刻感悟和忧虑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首句“黄姑步头天如赭,帝遣丰隆策风马。”描绘了一幅水天相接、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其中“黄姑步头”一词,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既指水边的黄姑草,又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
诗人通过描绘使君的莲叶轻且柔、长年醉颠不自由等情景,表达了对使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第三句“须臾俯身谒河伯,为言时平莫轻掷。”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在这里,河伯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代表着世间的种种纷争与矛盾。诗人告诫世人,在面临困境时,不要轻易放弃希望,要勇往直前。这一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扬。
第四句“头毛曲局衣作结,使君莞尔岸人摄。”则描绘了一幅使君在河边休息的情景。这里的“头毛曲局”和“衣作结”都是形容使君形象的词语,而“岸人摄”则暗示了周围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诗人用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继续展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他写道:“忆初三月下荆州,峨岢巨艑横江流。青山百叠过一瞬,飞帆逐天天欲尽。”这里,诗人回忆起在荆州度过的初秋时节,那时的景色是多么美丽。然而,转眼间,季节已经变换,天空中的云彩也变得稀薄起来。诗人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随后,诗人转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写道:“门前小港拟黄河,人生咫尺饶风波。安危去矣勿复道,读君新诗为倾倒。”在这里,诗人用门前的小港来比喻人生的起起落落,暗示了人生中的坎坷与波折。同时,他也劝诫世人,不要过于关注那些危险与不安的事情,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诗歌的喜爱之情,认为友人的新诗能够打动自己的心灵。这一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
最后一句“真珠错落瞑光破,老鲛无声泪潜堕。”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在这里,“真珠”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而“老鲛无声泪潜堕”则形容了星辰闪烁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