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郎手携长生瓢,自云巢许同消摇。
偶然洗颍瓢破碎,赤手向余不得骄。
男儿有身差足慰,况乃生无向平累。
揖予竟作汝南游,别有壶中贮天地。
《吴孺子游人间仅一瓢后破书此慰之》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吴郎手携长生瓢,自云巢许同消摇:描述了一位名叫“吴郎”的人,他手持一只长生瓢,仿佛与古代的隐士巢父、许由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长生瓢”可能象征着超凡脱俗和不问世事的心境。
- 偶然洗颍瓢破碎,赤手向余不得骄:意为在偶然间清洗着一只从颍州(今河南许昌)带来的破瓢时,因赤手空拳而感到尴尬。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谦逊。
- 男儿有身差足慰,况乃生无向平累:表达了即使作为男性,身体强健也不足以完全安慰内心的空虚;更何况没有像屈原那样遭受政治失意的经历。这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安慰。
- 揖予竟作汝南游,别有壶中贮天地:诗人邀请对方一起到汝南游览,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壶中贮天地”意味着通过隐居来体验生活的广阔和深邃。
- 诗意分析:
- 隐逸情怀:整首诗透露出浓厚的隐逸情怀,诗人通过对吴郎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人生哲理:诗中的“男儿有身差足慰,况乃生无向平累”等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 自然观照:诗中的自然意象(如云卷云舒、雨气的松楸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艺术手法:
- 对比映衬:诗中通过“吴郎手携长生瓢”与“巢许同消摇”的对比,强调了主人公与古贤者相似的超然境界。同时,“偶然洗颖瓢破碎”与“男儿有身差足慰”之间的对照,则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自我慰藉。
- 象征隐喻: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语言和隐喻,如“长生瓢”、“巢许”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其艺术的表现力。
《吴孺子游人间仅一瓢后破书此慰之》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