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弱冠年,其名已张楚。
籍籍尚书郎,小遂厌圭组。
晞■朱鸟颠,探珠骊龙府。
岩壑与廊庙,但悟即千古。
毋泥五君篇,溪刻徒自苦。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东阳创作的《四十咏皇甫佥事汸》。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吏部弱冠年,其名已张楚。
  • 吏部:古代官职名称,指的是负责管理官员事务的部门。
  • 弱冠年:指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因此称弱冠。
  • 其名已张楚:意指他的名声已经传播到了四方。
  1. 籍籍尚书郎,小遂厌圭组。
  • 籍籍:形容人声势显赫,有权势的样子。
  • 尚书郎:古代官职名称,是中央政府中负责文书、行政等事务的官员。
  • 小遂:意指他很快就得到了满足和认可。
  • 厌:满足,这里指的是对权力地位的追求。
  • 圭组: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玉器,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1. 晞■朱鸟颠,探珠骊龙府。
  • 晞■:太阳升起的景象,比喻光明磊落。
  • 朱鸟颠:古代星宿名称,这里借指太阳,表示光明照耀。
  • 探珠:比喻寻找宝物或人才。
  • 骊龙府: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宫,也用来比喻高贵的地方或职位。
  1. 岩壑与廊庙,但悟即千古。
  • 岩壑:山中的岩石和峡谷,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和境界。
  • 廊庙:古代建筑中的廊道和庙宇,常用来比喻朝廷或政治环境。
  • 但悟:只是领悟到了。
  • 即千古:就是能够流传千古的意思。
  1. 毋泥五君篇,溪刻徒自苦。
  • 毋泥:不要拘泥于。
  • 五君篇:《论语·宪问》中有“君子之学必好问,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被认为是孔子关于君子的学习态度。
  • 溪刻:指刻舟求剑的故事,比喻方法不当或不合时宜的做法。
  • 徒自苦:只是给自己带来困苦。

赏析:
这首诗是对皇甫佥事的赞美之词。诗中提到了皇甫佥事的名字,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地位的认可。同时,诗人也批评了那些过分追求名利的人,认为真正的学问和品德应该超越个人的地位和权力。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正直、高洁品质的赞赏以及对世俗功利主义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