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交若浅,三吴自深惠。
精心拊黔首,耽眼摄墨吏。
昔者揽辔余,今兹杖钺地。
欲发未发辰,千人万人泪。
即令负俗讥,浊泾有清渭。

【注释】郭公:指郭子仪。交:指代皇帝。若浅:像水一样浅。黔首:百姓,指人民。耽眼:《后汉书》作“殚目”,意思是用尽全部精力。摄墨吏:指文官。昔者:以前。揽辔余:指郭子仪。杖钺之地:指节度使的职权。欲发未发辰:即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千人万人泪:指士兵和百姓流泪。负俗讥:遭受世俗的指责。浊泾有清渭:比喻郭子仪虽然身居高位,但能保持清廉。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写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当时,郭子仪因功受封汾阳郡王,杜甫前往祝贺,并写了这首七言律诗来歌颂郭子仪。

第一联:“郭公交若浅,三吴自深惠。”郭公,指郭子仪。公,尊称。若浅,像水一样浅。三吴,泛指江浙一带。深惠,深厚恩惠。这两句说,郭子仪就像一条浅浅的小河,而三吴一带却像深深的大海,受到朝廷深厚的恩惠。

第二联:“精心拊黔首,耽眼摄墨吏。”黔首,这里指百姓。耽眼,全句的意思是用尽全力。这两句说,郭子仪竭尽全力安抚百姓,对那些贪官污吏也是用尽全力加以惩治。

第三联:“昔者揽辔余,今兹杖钺地。”昔者,以前。揽辔,即执辔,古代驾驭马匹时手握缰绳以控制车马行动。这两句说,过去郭子仪曾经手握缰绳驾驭着马匹,而现在却执掌着兵权。

第四联:“欲发未发辰,千人万人泪。”辰,这里指时机。这两句说,郭子仪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民众都为他伤心落泪。

第五联:“即令负俗讥,浊泾有清渭。”即令,即使。负俗讥,遭受世俗的指责。浊泾有清渭,比喻郭子仪虽然身居高位,但能保持清廉,与世无争。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郭子仪的,称赞他的功绩和品德。全诗语言简练,结构严谨,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