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秉岐嶷,其用稍文弱。
晋安一继之,靡靡成轻薄。
而况于湘东,豹文乃羊鞟。
何必侯司徒,然后成危削。
奚俟宇文公,江陵方面缚。
人主执天权,操念为美恶。
浑浑西京词,已矣不可作。

【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为唐代宗时作的一首讽喻诗。当时唐王朝已处于内忧外患,国运衰微的局面之中,作者以“题阙”为题,慨叹唐王朝已失去往日的辉煌,并讽刺了那些专事雕文绣句的文人墨客,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全诗八句。首联写晋安王萧纲承袭父兄之业,而其用稍弱;颔联写湘东王萧绎继位后耽于享乐,沉溺于声色;颈联写江陵侯萧绎因恃宠骄横而遭祸,宇文泰则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败亡,末联点出“人主”,即唐帝,指出唐帝操持天权(政权),操念好坏,但“浑浑西京词,已矣不可作”,意谓昔日的西京(长安)诗篇已不再可作。此诗讽刺之意十分明显,而措辞委婉曲折。

【注释】

①昭明:南朝梁武帝子昭明太子萧统(公元501—536年),字德林,封永新县侯,世称昭明太子。

②秉岐嶷:指有卓越才能。岐嶷,山名,在陕西省岐山县西南,高耸入云,形如尖角,古人认为有才性的人像山一样高大。

③文弱:指文化修养不足。

④晋安:指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宗,小名法身,晋元帝第三子。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即位。太元九年(公元384年)被桓温废黜。

⑤靡靡:颓废,不振作。轻薄:指浮华无实。

⑥湘东:指南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小名阿奴,南朝陈武帝陈霸先之子。公元589年自立为皇帝,建元祯明,是为陈后主。

⑦豹文羊鞧:比喻文章辞藻华丽而不切实用,就像豹皮和羊皮缝在一起,不能分辨。

⑧侯司徒:指侯瑱(xián)(427—513年),字万石,庐江郡舒城县(今安徽庐江县)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官员、将领。

⑨侯景之乱:公元548年,侯景在豫章起兵反梁,次年攻陷建康。公元552年,陈将任约、周文育等联合侯景进攻建康,次年攻破城门,杀死梁武帝萧衍,立萧纲为傀儡皇帝,改元正德。

⑩奚俟:同“何须”。

⑪宇文公:指宇文护(公元455-505年),字祢道,安定临泾人。北魏皇族拓跋氏后裔。北周开国功臣。宇文泰弟。公元557年,宇文泰死,他拥立周明帝宇文毓,代行丞相职权。公元558年,进爵晋国公,摄政,掌握大权,先后废杀北周静帝及其母杨氏、儿子魏贞、贺拔胜等。公元560年,杀周宣帝宇文赟。公元561年,立静帝宇文阐为皇太子。不久,又废杀之。公元566年,弑杀隋文帝杨坚,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公元568年,篡周自立。公元577年,灭北齐。公元579年,逼隋文帝杨坚禅让帝位。公元580年,建立北周王朝。公元581年,病死。谥曰“文献皇后”,葬于定陵。

⑩江陵:指江陵侯萧绎,字云英,小名世诚,南朝梁武帝长子。公元552年起兵反梁,次年攻陷建康,自立为皇帝,改元绍泰。

⑩浑浑:通“浑”。浑然,形容事物融合融洽的样子。西京: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⑩已矣:完了。不可作:指不能再作为榜样或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唐代宗时作的讽喻诗。当时唐王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之中,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诗人以“题阙”为题,慨叹唐朝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并讽刺了那些专事雕文绣句的文人墨客,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本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典故,并且都用了隐晦的手法。

前四句中有两个典故。一是《左传》中的“昭明”故事。《左传·僖公十六年》载:楚成王派申舟去宋国送聘女乐,申舟回来说:“宋国君王贪得无厌,我听说‘楚国之会召我而来,宋国之宴令我醉心”,所以我要回国报告。”楚成王说:“宋国国君有好酒,你回去告诉他:‘郑君有好酒,你们就喝吧!’”后来宋国果然把郑国的使者抓起来送给楚国。二是《论语》中的“鲁哀公问政”的故事。《论语·八佾》记载:“子曰:‘管仲之器小哉!”吾欲观其志也!’‘‘彼哉!彼哉!’‘何其厚也。’‘昔者管子处蒙室之中,廓然独其无有,虽监门之曾不起于堂下,是以知天下之不足有也。”这里孔子称赞管仲的气度宏大,但又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因为孔子知道天下没有比他更大的了。这两句诗借用了这两个典故来说明唐王朝的气魄已经不如以前了。

“晋安一继之”,意思是晋安王萧纲继承他父亲萧统的事业。萧统,即昭明太子萧统。《旧唐书》说他有才智和学识。萧纲在位三年多,很受宠信。他的诗赋在当时很有影响,人们称之为“金谷兰”,也就是像金谷园一样芬芳馥郁的兰花。

“靡靡成轻薄”的意思是说,自从晋安王萧纲继承了父兄的事业以后,就变得轻浮浅薄了。这里的“靡靡”二字是讽刺的意思。

“而况于湘东”,意思是说,更何况是湘东王萧绎呢?湘东王萧绎,即南陈后主陈叔宝。他继位后,整天沉湎于声色之中,不理政事。

“豹文乃羊鞧”,意思是说,何必要等待侯王宇文护来治理天下呢?侯王宇文护掌权的年代正是隋朝的灭亡之时。侯王宇文护就是隋朝的大臣宇文述的儿子。他年轻时曾经随父亲到江南游玩过一段时间,因而熟悉南方的情况。后来隋炀帝杨广征伐吐谷浑的时候,命宇文述留守关中。有一次炀帝突然生病了,急召宇文述前来商议军情。这时宇文述正巧从南方游猎归来,于是便谎称自己正在南方打猎,没有按时赶到关中来。等到炀帝死后,他竟乘机发动叛乱杀害了隋炀帝的三个宠妃杨姬、尹姬和张贵人,还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杨俊和杨侗。后来当宇文化及夺位称帝时,又任命宇文述担任宰相。宇文述在位不到一年,就被宇文化及杀死了。

接着诗人又写道:“何必侯司徒,然后成危削?”意思是说,用不着等到侯王宇文泰来治理天下了!侯王宇文泰是宇文护的儿子,也是宇文述的侄子。他在宇文护掌权之后,便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宇文泰为人阴险狡诈,常常玩弄权术,因此引起了许多不满。宇文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便采取严厉的手段对待反对他的人。有一次他下令逮捕了一大批反对他的人,这些人都被处死了。后来当他病重的时候,他命令手下的人给他制造一个假象:他要亲自处理政务工作几天时间。这样他就在病榻上处理了许多事情。不久他就死去了。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奚俟宇文公,江陵方面缚”,意思是说他挟持天子而称帝的这一行为是被人们所唾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是不会容忍他的这种举动的。

这首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啊!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话,但却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