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恣淫昏,为周剪明月。
烱烱血一泓,刬之终不灭。
英辟风后人,吠尧亦昭雪。
易世有狂童,舍旃寻故辙。
亲贤若齐王,睚眦见屠裂。
为隋抑何厚,为周抑何蔑。
掩卷感废兴,令人思明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题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高氏恣淫昏,为周剪明月。
“高氏”指的是唐朝末年权臣杨国忠,他放纵私欲,荒淫无道。“为周剪明月”则暗指杨国忠被诛杀的历史事件,他在周代(这里指的是唐朝)时曾割下月亮以示忠诚,后来却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被诛杀。
烱烱血一泓,刬之终不灭。
“烱烱”形容血光闪烁,“血一泓”指的是血水流淌,“刬”即清除。这句诗表达了对杨国忠残害忠良、祸乱国家的行为的强烈谴责,以及对其恶行终究无法根除的讽刺。
英辟风后人,吠尧亦昭雪。
“英辟”意为英明的君主,“风后”可能是指古代的智者或贤臣,“吠尧”则是比喻那些表面上服从皇帝的人实际上是在背后诽谤和攻击君主。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奸佞小人的愤慨。
易世有狂童,舍旃寻故辙。
“易世”意味着世事变化无常,“狂童”指的是行为轻浮的人,“舍旃”意为放弃某种行为,“寻故辙”则是寻找旧有的不良行为模式。这句诗表达了对于那些随波逐流、沉溺于旧习的人的批评。
亲贤若齐王,睚眦见屠裂。
“亲贤”意为亲近贤人,“齐王”可能是借用了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刘邦曾经亲贤臣而疏远奸佞,但最后却被吕后所害。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上贤君与奸臣关系变化的感慨。
为隋抑何厚,为周抑何蔑。
“隋”指的是隋朝,“为隋抑”即指隋朝对待某人的态度,“曷”是语气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评价标准的疑惑,不知道为何隋朝对杨国忠这样残暴的权臣宽容,而唐朝则对其如此严厉地打击。
掩卷感废兴,令人思明哲。
“掩卷”意味着收起书籍,不再阅读,“废兴”指的是国家的兴衰更替。这句话总结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明智治理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典故和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和个人道德沦丧。诗人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正直和邪恶、智慧与愚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