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躬柔德,台谏执天衡。
与帝争是非,物论时见凭。
念无九苞彩,爪距若苍鹰。
桧冑肉喂之,搏击中所憎。
士气一为夺,千秋犹不胜。
侧耳平津馆,嗫嚅承明廷。
咬咬双鸂𪆟,豸角何峥嵘。
窜头复摇尾,宁不愧其名。
诗句释义与译文题阙:这是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某些行为或官员的批评和不满。
有宋躬柔德,台谏执天衡:宋代皇帝具有柔和的性格,但台谏官(御史)却执掌了国家的权力。
与帝争是非,物论时见凭:在与皇帝争论是非时,舆论时常支持他。
念无九苞彩,爪距若苍鹰:他们没有九种颜色的装饰,爪下像苍鹰一样锐利。
桧冑肉喂之,搏击中所憎:他们像吃桧树的肉一样残忍,是战斗中人们最厌恶的人。
士气一为夺,千秋犹不胜:即使士气被夺,也无法持久,因为这种行为将永远受到指责。
侧耳平津馆,嗫嚅承明廷:他们经常在平津馆侧耳倾听,在朝廷中低声说话。
咬咬双鸂𪆟,豸角何峥嵘:他们咬牙切齿,像双鸂鶒(水鸟名,比喻奸臣)的角一样高耸。
窜头复摇尾,宁不愧其名:他们摇着头又摇着尾巴,他们的名誉怎么能不因此而受损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讽刺和批评的方式,揭露了一些官员或政治人物的行为和品质。诗中通过对“台谏”的描述,强调了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官员的腐败和无能。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和动作,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的邪恶和奸诈。最后,诗人通过总结和评价,表达了对这些官员行为的不满和谴责。整首诗充满了批判和讽刺的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