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负心人,毋与朱三伍。
狙诈曹瞒流,狞凶亚石虎。
狂锋既犯跸,王公尽砧斧。
沙陀首弄兵,乘时窃边土。
破巢稍臣分,劫揆仍凶虏。
力屈聊避尊,夫岂崇故主。
窃陋司马公,帝纪安足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

诗的第一句“自古负心人,毋与朱三伍。”意味着自古以来都有那些背叛国家、违背原则的人,他们不应该和历史上的朱三伍一样。这里的朱三伍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将领,他曾经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第二句“狙诈曹瞒流,狞凶亚石虎。”意味着这些背叛者都是狡猾而残忍的人,他们的残忍程度甚至超过了石虎。这里的曹瞒是指曹操,他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也是一个狡猾而残忍的人。

第三句“狂锋既犯跸,王公尽砧斧。”意味着那些背叛者已经破坏了社会秩序,使得王公们也成为了砧斧的牺牲品。这里的王公是指当时的皇帝,他们已经失去了权力,成为砧斧的牺牲品。

第四句“沙陀首弄兵,乘时窃边土。”意味着沙陀族首先发动了战争,他们利用时机窃取了国家的领土。这里的沙陀是一个历史上的民族群体,他们开始发动战争,侵占了其他国家的领土。

第五句“破巢稍臣分,劫揆仍凶虏。”意味着虽然他们打破了国家的和平,但仍然被视为凶悍的敌人。这里的寇是指敌人,他们虽然被打败,但他们仍然被视为凶悍的敌人。

第六句“力屈聊避尊,夫岂崇故主。”意味着他们因为力量不足而选择逃避,但这并不是为了尊重过去的君主。这里的尊表示尊贵,他们因为力量不足而选择逃避,这并不是出于对过去的君主的尊重。

第七句“窃陋司马公,帝纪安足数。”意味着我轻视那些试图篡改历史的人,认为他们的记载是不足够的。这里的司马公是指司马迁,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认为自己的记载是不足够的。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在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他对历史的真实性和真实性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