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相树敌,进退为是非。
刺刺唇吻间,人主至宵衣。
如何洛蜀党,贤者亦为之。
涣群表大易,不比有明规。
矛盾起方寸,所读何书诗。
窃窥五鬼章,至今令人疑。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作品通常以婉转、含蓄的风格著称,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句解析:

  1. 牛李相树敌,进退为是非。
  • “牛李”指的是唐中期牛僧孺和李宗闵两大派系的争斗,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当时社会政治的一个缩影。
  1. 刺刺唇吻间,人主至宵衣。
  • “刺刺唇吻间”指的是在朝廷中,官员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倾轧,甚至到了口诛笔伐的地步。
  1. 如何洛蜀党,贤者亦为之。
  • “洛蜀党”指的是唐朝时期的两个地方势力,一个是洛阳,另一个是四川。
  1. 涣群表大易,不比有明规。
  • “涣群”是指团结群众,“大易”则意味着非常易于做到。
  1. 矛盾起方寸,所读何书诗。
  • 这里的“矛盾”可能是指个人内心的矛盾或者政治上的纷争。
  1. 窃窥五鬼章,至今令人疑。
  • “五鬼”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些具体的人物或事件,具体含义不详。

译文:
牛李两派的争斗如同树木一样相互对峙,进退之间都是是非之辩。
他们的嘴舌之间充满了尖锐的攻击和诋毁,使得君主寝食难安。
为何洛蜀两党的争斗,贤能之士也会卷入其中?
团结民众如同改变天气一样容易,但比起制定明确的规则要困难得多。
内心的矛盾开始在一个人的心中滋生,他读遍了所有的书籍,试图找到答案。
暗中观察那些阴谋诡计,直到现在仍然让人感到疑惑不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中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牛李两派的争斗如同树木一般相互对峙,进退之间都是是非之辩,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激烈竞争。同时,诗中的“人主至宵衣”也暗示了皇帝对朝政的深深忧虑和焦虑。

诗中的“刺刺唇吻间,人主至宵衣”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争斗和政治纷争的深刻感受。他认为这种争斗不仅消耗了个人的精力,也让君主寝食难安。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状的担忧和不满。

诗中的“如何洛蜀党,贤者亦为之”表达了诗人对于洛蜀两党争斗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贤能之士也可能会被卷入其中,这说明当时的政治环境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和不稳定。

“涣群表大易,不比有明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团结民众的渴望。他认为团结民众如同改变天气一样容易,但比起制定明确的规则要困难得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无奈感和挫败感。

“窃窥五鬼章,至今令人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阴谋的深刻警惕。他认为暗中观察那些阴谋诡计,直到现在仍然让人感到疑惑不解。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