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炼凡铅,将用给其贫。
西家富丹砂,鼎鼒杂然陈。
未窥先天旨,安能妙形神。
彼妄固已妄,此真讵云真。
彼妄特误人,此真将误身。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回答汪子且志规的诗作,东家炼制凡铅,准备用于救济贫困的人。
西家有丹砂,鼎鼐杂陈,各种药材混在一起。
未得先天真机,怎能掌握造化之妙?
妄念固然虚妄,此真岂能不真实?
彼妄只误人,此真将误己身。
注释:
- 答汪子且志规也:这是一首诗作的回复。
- 东家炼凡铅:东方的人家炼制普通的铅。
- 炼:炼制。
- 凡铅:普通铅。
- 将用给其贫:准备用来救济那些贫穷的人。
- 用:使用。
- 其:代指穷人。
- 贫:贫穷。
- 西家富丹砂:西边的人家有丹砂。
- 富:富有。
- 丹砂:丹砂是矿物名,古代认为可以入药,有滋补作用。
- 鼎鼒杂然陈:各种药材杂乱地放在一起。
- 鼎鼒:鼎和鼒(一种古代炊具),这里泛指鼎鼐。
- 陈:陈列。
- 未窥先天旨:没有领悟到天地万物最初的法则。
- 先天旨:先天的法则或原则。
- 安能妙形神:怎么能够掌握形体与精神的变化?
- 妙:精妙,巧妙。
- 形神:形体和精神。
- 彼妄固已妄:他们的错误本来就是错误的。
- 彼:他,指前文所说的“彼”。
- 妄:错误,非正确。
- 此真讵云真:这种真理难道是真的吗?
- 此:这,指前面提到的“此”即“此真”。
- 讵:岂,表示反问。
- 彼妄特误人:他们的错误只是误人。
- 彼:指前文所说的“彼”。
- 特:特别,尤其。
- 只:只限于。
- 此真将误己身:这种真理反而会误伤自己的身心。
- 此:这,指前面提到的“此真”。
- 将:将会,将要。
- 误己身:误伤了自己的身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回答汪子且志规的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理解。诗人在诗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未窥先天旨,安能妙形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事物规律的探索和追求。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掌握形体和精神的变化。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展开这一观点:“彼妄固已妄,此真讵云真。”“彼妄”指的是那些错误的、非正确的观念,而“此真”则是正确的、真实的真理。诗人在这里指出,这些错误的观念本身已经是不正确的,而真正的真理并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规律和本质。因此,诗人强调,只有真正理解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才能把握住真正的真理。
最后一句“彼妄特误人,此真将误己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诗人认为,那些错误的观念只是误导了他人,而真正的真理却可能会误伤自己。这里的“误己”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身心的伤害,也可以理解为对自我价值的误解和否定。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追求真正的真理,而不是被错误的观念所迷惑。
这首诗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未窥先天旨,安能妙形神”、“彼妄固已妄,此真讵云真”等观点,并进一步阐述“彼妄特误人,此真将误己身”的思想。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引导人们认识到真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追求真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