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奈何同阿閦,一见忽失之。
接汝通家刺,诵汝幼妇辞。
旧感热中肠,新好溢须眉。
别业创湖涘,有无余曲池。
答言九州慕,焉系一壑私。
伊子论交日,是我挫名时。
敢夸大父行,勿言丈人知。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余登第日一接故大参瓯东公二十年而遇公伯子思尧君为赋曲池草堂诗又十七年而君之子季舆来谒出新诗一编云将有远游且乞数言之赠感旧怀贤情见乎辞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登第后与一位名叫瓯东公的大参见面并相识了二十年。瓯东公后来成为了尧君(可能是尧的字),尧君写了一首《曲池草堂诗》。
  1. 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 这是第二句,诗人在年轻时就认识了这位大参。这位大参被誉为一世之师,表明他的学识和才能在当时是非常突出的。
  1.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 这是第三句,描述了大参的住所。东序是指东边的厢房,悬钟镛意味着那里悬挂着钟和磬;西清则指的是西边的清室,列敦彝意味着那里陈列着各种珍贵的文物。
  1.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 这是第四句,诗人终于见到了像尧君这样的贤人。他感慨尧君的风范和气质。
  1. 奈何同阿閦,一见忽失之。
  • 这是第五句,表达了诗人的失望之情。他和尧君曾经一起在阿閦寺见到过对方,但这次再见时却突然失去了联系。
  1. 接汝通家刺,诵汝幼妇辞。
  • 这是第六句,诗人通过一封信与尧君建立了联系。他还回忆起了小时候尧君给他的信。
  1. 旧感热中肠,新好溢须眉。
  • 这是第七句,描述了诗人对尧君的深厚感情。他的心被深深感动,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1. 别业创湖涘,有无余曲池。
  • 这是第八句,描述了尧君的别业位于湖泊的边缘,周围环绕着美丽的曲池。
  1. 答言九州慕,焉系一壑私。
  • 这是第九句,尧君回答说他对整个国家都很崇拜。诗人表示自己的追求并不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
  1. 伊子论交日,是我挫名时。
  • 这是第十句,诗人回忆起和尧君的儿子讨论学问的日子。那时候,他在学术上有了很大的成就,也赢得了一定的名声。
  1. 敢夸大父行,勿言丈人知。
  • 这是最后一句,诗人表示自己不敢过分夸耀他的父亲,也不会告诉尧君他的父亲已经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当我获得功名的那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名叫瓯东公的伟大参知官。我们相识已经二十年,你成为了尧君,我为你写下了《曲池草堂诗》。又过去了十七年,你的公子季舆来看望我,带来了新写的诗篇。我将要去远方旅行,希望你能给我写几句话的赠言。我对过去的老朋友感到怀念,对贤才充满敬仰。我感叹我们的命运如此相似,却又突然发现我们之间似乎失去了联系。我们曾共同进餐、交流思想,现在我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时刻,心中充满了感激。我感叹我们的友谊如此深厚,但我不敢过分夸耀我父亲的成就。现在我想告诉你,我对你的敬仰之情是不会改变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