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饶贤贵,吴会富华腴。
虽复堪身策,要非中所愉。
仰希上皇风,俯卜静者庐。
荆渚无浊流,阳羡有幽区。
山自离墨来,溪由罨画舒。
以兹耕蚕业,不复废诗书。
春问茶女茶,秋逐渔父渔。
朝饥拾野穗,晚供剪畦蔬。
蓬累故何滞,鴳适当更余。
窃从柴桑叟,相为咏移居。
毋使车马知,令汝苍苔疏。
俞山人公临卜筑阳羡赋寄一首
注释:
京洛:指洛阳,古都;饶贤贵:指人才济济。吴会:指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富华腴:指物产丰厚。上皇风:指帝王之气,这里指皇帝的恩德和气象。荆渚:指湖北江陵一带。阳羡:在今江苏宜兴境内,有著名的陶渊明故居。墨、画,分别指山水画中的墨线和淡墨渲染。耕、蚕:分别指农耕和养蚕。诗书:指文化学术。茶女茶,即茶农,指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者。渔父渔,即渔夫,指捕鱼的人。蓬累(lěi):指草木茂盛,蓬蒿堆积如山,形容荒凉。鴳(zōu)适当:比喻才德不高的人。鴳,一种小鸟。柴桑叟:指陶渊明的隐居地东晋末年著名隐士柴桑人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自号。相为咏移居:相互吟咏新居之事。
译文:
京城洛阳人才济济,吴郡富裕肥沃。虽然我能够施展才能,但并不是心中所乐。仰慕皇上的恩威,选择静谧的住所。荆洲无污浊之流,阳羡有幽深之处。山从墨线中走来,溪水由淡墨渲染而来。因此耕种养蚕业,不再废置诗书。春天向茶农问茶,秋天跟渔民一起捕鱼。早晨饥时拾野菜,晚上供菜蔬给家人。蓬蒿茂盛不滞留,鹪鹩适宜更自由。我跟随柴桑隐士陶渊明,相互吟颂新居之事。不要让人知道,免得让你家墙壁上生出青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俞山人的一封信。信中抒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关心。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