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何必流苏络幰之轻车,车前何必开八驺。处何必雕甍却月之层楼,楼中何必扬清讴。
仰面看屋梁,造物恣雕锼。老妇炊藜小儿汲,人生得饱万事休。
游生意沾沾,自言虚往实归为得游弇州。噫吁嘻,戒汝勿复言弇州。
其人倦游亦已甚,日跨黄犊行春畴。岂有齿牙余羡足世求。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理解,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本诗前四句写游子宗谦,第五六句写“我”,七八句写诗人自己,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游子的告诫。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诗歌要从语言、结构、主题等角度来考虑,同时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语言角度分析,“造物恣雕锼”“岂有齿牙余羡足世求”等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分析,此诗前四句写游子宗谦,五六句写“我”,七八句写诗人自己,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游子的告诫。

【答案】

译文:出门不必乘坐装饰华丽的轻车,驾车之人不必八人成队;居住不必住在豪华的高楼,楼内也不必奏出清雅的歌谣。抬头看见屋梁,原来是老妇在炊烟袅袅地煮着藜藿饭,小儿在汲水,人生得到饱食就满足了一切,何必再去追求什么?游人得意洋洋,自言虚往实归为得游弇州。唉!唉!你不要再谈论弇州啊!那人厌倦了出游,已经太甚,他每天驾着黄犊车去春田里行走。哪有多余的牙齿和脚毛满足于在世上谋求富贵?

赏析:

《游意》是一首讽刺诗,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抒情。诗的前半部分借赞美游子,表达诗人对游子的希望:不要只图表面的风光,而要注重实质的生活。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游子的形象,揭露游子虚有其表,不务实际的行径。

第一联:“出何必流苏络幰之轻车,车前何必开八驺”。意思是说,出门何必乘坐装饰华丽的轻便马车,车上又何必有八个随行侍从。这里既表现了游子宗谦的清高,也表现了作者对游子宗谦的不满。作者认为,游子如此清高,却连个仆人都没有,真是大煞风景。

第二联:“处何必雕甍却月之层楼,楼中何必扬清讴”。意思是说,居所何必建造高高的楼房,楼上又何必奏起美妙的歌声。这里既表明了自己对于游子的不屑和鄙视,也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简朴的向往。

第三联:“仰面看屋梁,造物恣雕锼。”意思是说,抬头看那房子的屋梁,原来都是被工匠们精心雕琢的。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入微,也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及长远打算者的不满。

第四联:“老妇炊藜小儿汲,人生得饱万事休。”意思是说,老妇正在用藜菜做饭,小孩子们正在汲水。看来人们只要衣食无忧,其他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平淡的向往,也是对自己无所作为的一种掩饰。

第五联:“游生意沾沾,自言虚往实归为得游弇州。”意思是说,出游的人总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获得了游历的乐趣,其实他们只是虚有其表地在外漂泊,并没有真正地去体察自然、领略山水之美。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出游人的批判和嘲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真谛的追求。

第六联:“噫吁嘻,戒汝勿复言弇州。”意思是说,唉!唉!你不要再谈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这里既表明了诗人对于游子宗谦的不满和批评,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坚持和坚守。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游子宗谦的描写,揭示了游子宗谦虚有其表,不务实业的本质。通过对游子宗谦的批评和嘲讽,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