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天子坐明堂,列公百辟何皇皇。
潞河伐鼓云千樯,三吴粳稻色夺霜。
六师饱食欢未央,距跃曲踊唱拍张。
天子不复虞太仓,前何后晏声相望。
谁者衣绣衡漕纲,内台所选陈侯良。
侯材卓荦不可量,一苇可以凌扶桑。
七藩之长来效长,舟师十万无跳踉。
如林畚锸纷河防,词组挟纩回寒芒。
陈侯三载不过乡,冯夷受职岁献祥。
无烦塞决歌宣房,潘公得侯意殊强。
谓侯作舟行相商,爰图惟肖志不忘。
而我短歌重慨慷,侯其旦夕登庙廊。
莫疑欲渡河无梁,野塘尽日横孤航。
【注释】:
济川舟楫图歌赠陈侍御:济川,即济水,流经兖州府。兖州是明朝的重要粮仓,所以这里用“济川”代指粮食。舟楫,即船。陈侍御,指陈洪范,当时任侍御史之职。万历天子坐明堂:明代皇帝的正殿。列公百辟,百官。皇皇,惶惶不安的样子。潞河伐鼓云千樯:比喻漕运繁忙,声势浩大。三吴:今江苏、浙江一带。粳稻,早稻米。色夺霜:形容稻米洁白如霜。六师,泛指军队。饱食欢未央:意思是士兵吃饱了,高兴得忘了时间。距跃曲踊唱拍张:形容士兵们欢快地跳跃着唱歌,拍手叫好。天子不复虞太仓:皇帝不再担心仓库里的粮食不够。虞,忧虑。前何后晏:过去多么艰难,现在是多么安逸。声相望:相互呼应。谁者:何人。衣绣衡漕纲:穿锦绣的衣服,掌管漕运大权的人。内台所选陈侯良:中书省(内台)选择的人。陈侯,指陈洪范。侯材卓荦不可量:他的才能出众,不可估量。一苇可以凌扶桑:一根苇草就可以越过蓬莱山。七藩之长来效长:七位藩王前来效命。舟师十万无跳踉:指漕运船只有十万之多,没有慌乱失措的现象。如林畚锸纷河防:象树林一样密集的船桨,纷纷在河防上忙碌着。词组挟纩回寒芒:像裹挟着寒光的词句,回到人们的心中。冯夷:传说中的水神,此处借指漕运的士兵。受职岁献祥:接受官职,每年向皇帝进贡吉祥之物。无烦塞决歌宣房:不要为堵塞河道而烦恼,因为宣房已经奏报了朝廷。潘公得侯意殊强:潘公得到了这样的人才非常高兴。谓侯作舟行相商:说陈侯正在造船,以便进行漕运。爰图惟肖志不忘:于是陈侯便开始造船,其志向始终不渝。而我短歌重慨慷:我在这里吟唱着一首慷慨激昂的歌。侯其旦夕登庙廊:陈侯早晚就要登上朝廷。庙廊,指朝廷。莫疑欲渡河无梁:不要怀疑河水要漫过堤坝。野塘尽日横孤航:野塘里的船只整天都在漂浮着。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漕运副使陈洪范所作,赞美他治下的运河漕运繁荣昌盛的景象。
首联写陈洪范的政绩,突出了运河漕运的繁忙和壮观。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运河漕运的繁忙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
颔联进一步描写了运河漕运的盛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安宁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作者通过对漕运繁忙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深深祝愿。
颈联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漕运的繁忙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作者通过对漕运繁忙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深深祝愿。
尾联以诗人自己的口吻作结,表达了对陈洪范治下运河漕运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为国家繁荣富强而感到自豪的心情。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深深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