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学痴儿,痴儿只了公家事。晚岁学愚公,愚公日作移山计。
有官不作山不居,自言可免愚与痴。何当更有愚痴处,说与聪明人不知。
【注释】
向来:以前。痴儿:呆子,这里指学而优则仕的士人。愚公: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愚公年老时,儿子愚且智,他每天砍树挖山,准备搬家。后用“愚公移山”比喻做任何艰难的事业,只要有恒心,肯努力,事情总会成功的;也指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官不作山不居:有官在身,不愿隐居。自言:自称。可免:可以避免。何当:什么时候。说与:对……说。
【赏析】
本诗是一首自嘲诗。诗人以“痴”“愚”自谦,表现了作者的淡泊之心。首句中的“学痴儿”,是说自己曾经像愚公一样,一心想着为国为民做好事,但后来却成了个“学痴儿”,不再去追求什么了。次句中的“愚公”,则是说自己虽然有了官职,但仍然像愚公一样,每天辛勤地劳作,不断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诗人认为,即使自己已经拥有了权力和地位,也不必过于执着,因为总会有人能够继续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被世俗所迷惑,继续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