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苞苴色动地,汀州太守无一字。江东斋舫橐压舷,汀州太守无一钱。
太守到郡凡二年,诸吏捧手日高眠。期对何须更刻木,催科不假施蒲鞭。
丁字溪头映天碧,笔架峰峰如泼墨。意适聊为始平咏,兴来且着临川屐。
吾宗别驾安丰俦,为言太守饶风流。君不见嘉万之间两循吏,老友亦号徐汀州。

【注释】

  1. 汀州:今福建省长乐县。
  2. 长安:指唐朝京城长安,这里借指官场。
  3. 苞苴(bāo jī):古代官吏收受贿赂的礼品。
  4. 江东斋舫:江东,指江东地区,即江西、浙江一带。斋舫,斋戒的船。
  5. 期对:即“期对簿”,旧时官府审讯罪犯时的用语。
  6. 刻木:指用木头雕刻的刑具。
  7. 施蒲鞭:用蒲草做的鞭子。
  8. 丁字溪头:指汀州府治所在地附近的小溪,因形似“丁”字而得名。
  9. 笔架峰:指汀州境内的笔架山,山上有著名的笔架岩,相传为文房四宝之一毛笔的发源地。
  10. 始平咏:指《始平公诔》,一种哀悼先人的诗文。
  11. 临川屐: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官临川,以文章闻名,他常穿木屐行走在乡间,后人因此称其为“临川居士”。
  12. 安丰俦(chóu):指东晋名将谢安之弟谢安的儿子谢裒(pú),字安丰,曾担任过广州刺史,后被追封为广州刺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给汀州王别驾大颐赠徐守一忠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汀州太守清廉正直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长安苞苴色动地,汀州太守无一字。”开篇即点明背景,长安城中官员们收受贿赂,而汀州太守却清正廉洁,毫无贪腐之心。这两句既展示了汀州太守的高风亮节,又与下句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突出。
    颔联“江东斋舫橐压舷,汀州太守无一钱。”继续描绘汀州太守的生活状态。江东地区富商大贾云集,但他们却无法染指汀州太守的财富。这句不仅展现了太守的清贫,更让人感受到他为人正直、不贪不占的高尚品质。
    颈联“太守到郡凡二年,诸吏捧手日高眠。”进一步描绘了太守治理汀州的情景。虽然太守已经任职两年,但当地的官吏们依然对他十分尊敬,甚至有些懈怠。这句揭示了太守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治下的汀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
    尾联“意适聊为始平咏,兴来且着临川屐。”最后两句则展现了太守的雅兴和情趣。他在闲暇之余,时常吟咏诗词,品味生活的韵味;而在兴致盎然之时,他也喜欢穿着舒适的鞋履,漫步在汀州的山水之间。这不仅体现了太守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汀州太守清廉正直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他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