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三重帐,欢来不知曙。谁遣乱乌啼,恨杀庭前桠臼树。

注释:

流苏三重帐:指华丽的帷帐,用流苏装饰。

欢来不知曙:欢庆之时,竟然忘却了天已破晓。

谁遣乱乌啼:是谁让那乌鸦鸣叫?这是在责怪这乌鸦扰乱了人们的喜悦。

恨杀庭前桠臼树:恨极了庭院里的那棵桠臼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喜庆而欢乐的场景,但却因为乌鸦的啼叫破坏了这种喜悦。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喜与悲、欢与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戏剧性。

诗中“流苏三重帐”一句,不仅点明了场景的华丽,还暗示了主人对这场庆祝的重视。而“欢来不知曙”则进一步突出了宴会的热闹,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喜悦。然而,“谁遣乱乌啼”,却打破了这份喜悦,使原本喜庆的场景变得凄凉起来。

最后一句“恨杀庭前桠臼树”,更是将诗人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原来,这棵树是宴会前的一棵老树,它的存在给宴会增添了一份庄重和肃穆,但如今却被乌鸦的啼叫声破坏,使得原本庄重的气氛变得混乱不堪。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的不满和愤怒。

这首诗通过对喜庆场景的描绘,以及乌鸦啼叫声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不满和愤怒,又为这喜庆场面所感动。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