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云房袅四垂,群峰环拱路逶迤。
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
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游杨历岩》。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石洞云房袅四垂:描述的是石洞中的云房,仿佛从四面八方垂下,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感觉。

  2. 群峰环拱路逶迤:描写了周围的山峰环绕着石洞,道路蜿蜒曲折,增添了一份幽深和宁静。

  3. 侧身岩壑盘蜗近:这里用“侧身”来形容自己与岩壑的距离,而“盘蜗”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岩壑中行走的样子,像是蜗牛一样缓慢而坚定。

  4. 骋目乾坤过鸟知:通过“骋目”表达了放眼望去,天地之间的广阔无垠,而“鸟知”则表示鸟儿能够感知到这种广阔的景象。

  5. 隐约楼台浮海市:这里的“隐约”形容建筑物的模糊不清,而“浮海市”则是对海市蜃楼的一种比喻,意指那些看似真实却又虚幻的建筑。

  6. 霏微泉树泻天池:描述了泉水流淌的景象,以及树木繁茂、瀑布飞流直下的情景,仿佛是一幅泼墨山水画。

  7. 兴来不尽磨崖纪:这里的“兴来”表示兴致盎然,而“磨崖纪”则可能是记录或刻石留名的意思,意味着这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8. 高阁凭虚纵所思: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任由思绪自由飞翔的情感。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对杨历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石洞、云房、群峰、楼台等景物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能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神秘。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值得我们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