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座青门怅别馀,贤哉真拟汉廷疏。
南宫暂解尚书履,西掖应抛学士鱼。
世事且须看定局,畏途聊喜遂闲居。
极知安石苍生系,怅望东山意未舒。
【注释】
八座:指中书省,唐代为六部之最高机构。青门:即东都洛阳的东门,是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分界线。别馀:分别之后。贤哉真拟汉廷疏:贤者真是堪比汉代张汤那样的执法官(张汤曾为侍御史,弹劾淮南王刘安谋反而受武帝重用)。南宫:指尚书省。暂解:暂时离开。应抛:应当抛弃。学士鱼:指学士院(翰林院)里的人。事且须看定局:世事应该看得清楚一些。畏途:畏缩不前、畏难。聊喜遂闲居:姑且喜欢归隐。极知安石苍生系:非常清楚王安石对百姓的影响很大。怅望东山意未舒:因怀念东山而心绪不宁。东山: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是诗人在陈宗伯致仕归莆田时赠其之作。
此诗首联写诗人与陈宗伯分别时的感慨。陈宗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学生,后官至吏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户部尚书等职,退居后仍以清节自守,有“贤哉真拟汉廷疏”之叹。“八座”,泛称朝廷官员。“青门”,洛阳东都城门外,古称朝市之所。“暂解”,暂时离去。“西掖”,指中书省,唐代六部之一;宋代亦为三公大臣的府第,此处用以代称宰相府署,实指中书省,“应抛”,当是“当抛”之误,“学士鱼”,指翰林院中人,实指宰相或执政大臣之幕僚。
颔联写诗人对陈宗伯的祝愿:“世事且须看定局”。这是说陈宗伯已经功成名就,可以安心地享受太平盛世的恩泽了。“畏途”,比喻官场险恶复杂,令人畏惧、不敢轻进的地方或环境。这里用来形容官场生活,含有贬义。“聊喜遂闲居”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陈宗伯能够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愿望。这两句是对陈宗伯的一种安慰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无奈心情。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陈宗伯的祝愿之情:“极知安石苍生系”。这里的“安石”,指的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诗人在这里将陈宗伯与范仲淹相提并论,认为陈宗伯对于百姓的影响也如同范仲淹一样深远和重要。“苍生”,指广大的百姓。这两句是诗人对陈宗伯的赞美之辞,表达了诗人对他政治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陈宗伯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宗伯的眷恋之情:“怅望东山意未舒”。这里的“怅望”表示诗人对陈宗伯的深深思念之情,而“东山”则是古代隐士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高洁、超脱和宁静的境界。这两句是诗人对陈宗伯的深情告白,表达出他对陈宗伯的敬仰和依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想追随陈宗伯而去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的生活,又担心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无法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纠结和痛苦。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祝愿陈宗伯平安顺利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