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志归来张翰舟,剡溪相访道何由。
行藏且自亲猿鹤,得失从人唤马牛。
怪事可能书咄咄,安居何处记休休。
赐环明主应留意,莫赋离骚易感愁。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适志归来张翰舟,剡溪相访道何由。
  • “适志归来”指的是心情得到满足后返回。张翰的故事是唐代大诗人张籍曾为官地方官时,在洛阳任职期间被朝廷征召进京做官,但他却因思念家乡而选择辞官回乡,并写下了“适志归来张翰舟”的句子。
  • “剡溪相访道何由”表达了戴公想要拜访樟溪戴公的愿望,但不知如何找到他。剡溪是浙江的一条著名河流,戴公可能是当地的一位官员,所以这里用“剡溪”指代他所在的地点。
  • 行藏且自亲猿鹤,得失从人唤马牛。
  • “行藏”在这里指的是个人的行踪和隐居的地方,“且自亲猿鹤”意味着可以像猿猴和鹤一样自由自在地亲近自然,享受隐居生活。
  • “得失从人唤马牛”表示世间的得失往往受到他人的操控和影响,就像被人驱使的马牛一般,没有自己的主见。
  • 怪事可能书咄咄,安居何处记休休。
  • “怪事可能书咄咄”暗示着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可能会被记录或被书写下来,表现出一种对未知事物好奇的态度。
  • “安居何处记休休”表达了对于自己居住地的疑问,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一个宁静的家园,反映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赐环明主应留意,莫赋离骚易感愁。
  • “赐环明主应留意”中的“赐环”是指皇帝给予的恩惠或赏赐,暗示着如果能得到这样的赏赐,就应该注意并珍惜。
  • “莫赋离骚易感愁”则是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沉溺于悲伤和感伤之中,以免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健康。这里的“离骚”是一种古代诗歌的形式,屈原的作品《离骚》就是一个例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对大司成樟溪戴公归四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其归途的祝愿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用“适志归来张翰舟”来描绘戴公的归途之喜,而“剡溪相访道何由”则表达了诗人对戴公归途路径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