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归衔命下沧洲,佐郡闽南最上流。
龙剑可能延渚合,熊幡应为幔亭留。
黄堂画诺赓新咏,沧海华封感旧游。
从此相望天万里,思君多在碧云楼。

这首诗的原文是:

茅中峨觐毕之建宁二守任    
觐归衔命下沧洲,佐郡闽南最上流。    
龙剑可能延渚合,熊幡应为幔亭留。    
黄堂画诺赓新咏,沧海华封感旧游。    
从此相望天万里,思君多在碧云楼。    

注释:

  • 茅中峨:指诗人自己,因为名字中有“中”字,所以用“茅中”来称呼。
  • 觐毕:拜访、参见的意思。
  • 建宁二守:是指作者任职的地方,即福建省的建宁府,有两个守官。
  • 沧洲:大海中的岛屿,此处泛指福建沿海地区。
  • 佐郡闽南最上流:佐助郡守,管理闽南地区最上游的地方,意指担任重要的官职,负责治理。
  • 龙剑可能延渚合:龙剑,比喻强大的力量或权威;延渚,延续到海边;合,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拥有强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能够延伸到海边。
  • 熊幡:指的是旗帜。熊幡应为幔亭留,意思是说这面旗帜(熊幡)应该留在幔亭。幔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象征性的地方。
  • 黄堂画诺赓新咏:黄堂,这里指皇帝的御书房,画诺,指皇帝的圣旨。赓新咏,继续新的诗歌创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命令已经下达,我将继续创作诗歌。
  • 沧海华封感旧游:沧海,大海;华封,古代帝王用来封存礼物的玉帛;感旧游,回忆过去的游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大海中找到了一种古老的礼物(华封),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游历。
  • 碧云楼:一座楼名,位于福建,因位置高耸入云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福建建宁的怀念之情。诗人在见到建宁两位守官后,感到自己肩负重任,要治理闽南地区最上游的地方。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和影响能够延伸到海边,甚至认为这面旗帜(熊幡)应该留在幔亭。他继续创作诗歌,回忆起过去的游历。最后,他对碧云楼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放之气。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职责和使命,表达了对福建建宁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为闽南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