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十载念张骞,忽漫相逢已别筵。
折柳一从琼海日,种瓜几度邵陵年。
江湖世事堪浮白,岁月空斋自理玄。
缩地无因长极目,椷书愁绝蓟门烟。
乘槎十载念张骞,忽漫相逢已别筵。
折柳一从琼海日,种瓜几度邵陵年。
江湖世事堪浮白,岁月空斋自理玄。
缩地无因长极目,椷书愁绝蓟门烟。
注释:
- 乘槎:指古代传说中的木筏,用来探索天河或大海。乘槎十载:形容时间长久,十年如一日的思念。
- 忽漫:忽然之间,随意而散。相逢:相遇,重逢。
- 折柳一从琼海日:表示从南海之滨开始新的生活或事业。
- 种瓜:比喻种植农作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在邵陵(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种植瓜果。
- 江湖:泛指人间世事。浮白:指喝酒时将酒中的泡沫吐掉,以示谦虚。这里用来形容世态炎凉。
- 岁月空斋:指一个人独居生活,没有伴侣。自理玄:自己处理事务和思考问题。
- 缩地:缩小空间距离,实现空间上的移动。极目:远望。
- 椷书:书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友人王忠铭的深情与期待,表达了对友人北上应和的不舍之情。首句“乘槎十载念张骞”,借用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忠铭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远行的关切。第二句“忽漫相逢已别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和朋友偶然相遇却又不得不分别的无奈和感慨。第三四两句“折柳一从琼海日,种瓜几度邵陵年”,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继续种植美好的事物,如同他在邵陵种下的瓜一样茁壮成长。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又从人生哲理的角度出发,感叹世间的沧桑变化,以及对个人独立生活的思考。尾联“椷书愁绝蓟门烟”则巧妙地以书信寄托哀愁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北上应和的深深眷恋和忧虑之情。整首诗情深意长,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