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南望雁鸿劳,每忆新诗别后高。
弄月几回寻钓艇,聚星何处对临皋。
扶摇碧海看鹏背,接武青云待凤毛。
中散知君疏懒甚,可能书札寄山涛。

注释:

风尘南望雁鸿劳,每忆新诗别后高。

在南方望着飞过的大雁和鸿雁,每想到你离别后写的新诗,心情就会感到特别惆怅。

弄月几回寻钓艇,聚星何处对临皋?

几次晚上在月光下寻找钓鱼的小舟,对着星空,不知道该在哪里观赏呢?

扶摇碧海看鹏背,接武青云待凤毛。

从碧海的高处仰望飞翔的大鹏飞翼,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像凤凰一样展翅上冲云霄。

中散知君疏懒甚,可能书札寄山涛。

我知道您性格疏懒,可能通过书信来向您问候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的场景作为诗歌创作的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

“风尘南望雁鸿劳”,首句即点题,写自己送别朋友时,眼前所见的景象:风尘滚滚、南望远去。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苍凉沉郁的氛围基调。“每忆新诗别后高”一句,抒发了送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弄月几回寻钓艇,聚星何处对临皋?”这句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诗人在月光下寻找着钓鱼的小舟,对着满天繁星,不知该在哪里欣赏。诗人用“弄月”“聚星”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美丽景色。而“对临皋”三字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似乎看到了友人站在临皋亭上凝望远方的情景。

“扶摇碧海看鹏背,接武青云待凤毛。”这句诗运用了典故,“扶摇”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据说它能够乘风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而“接武”则是比喻,意指像凤凰那样展翅上冲云霄。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渴望有朝一日能像凤凰一样展翅上冲云霄,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也寄托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中散知君疏懒甚,可能书札寄山涛。”这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劝勉和期望。“中散”指的是张华,他是晋代的一位文学家,曾经担任过司空等官职。这里的“中散”并不是指张华本人,而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对友人的期望。诗人希望友人不要过于疏懒,要勤奋努力,有所作为。诗人还提到自己可能会写信给山涛(字涛),这是一位著名的文人,曾担任过吏部尚书等职,为人正直廉洁。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暗示自己愿意与友人共同进退,互相勉励。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