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云中迥,峰峦雨外奇。
竹林深傍水,花径细分岐。
扇影低春燕,炉烟驻晚丝。
自欣逢胜览,毕竟不知疲。

诗韵:

阁道云中迥,峰峦雨外奇。

译文:

云中的阁道高耸入云,山外的峰峦在雨中显得格外神奇。

注释:

  • 阁道云中迥:形容阁道高耸入云端,与天空相连。
  • 峰峦雨外奇:山峦在细雨的笼罩下更显得奇特。

第二句
竹林深傍水,花径细分岐。
译文:
竹林深处靠近流水,花径两旁岔出了小路。
注释:

  • 竹林深傍水:描述竹林靠近水流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花径细分岐:花径两旁分出小路,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

第三句
扇影低春燕,炉烟驻晚丝。
译文:
扇子的影子映照着春天的燕子,炉烟袅袅升起,萦绕着夜晚的丝线。
注释:

  • 扇影低春燕:描绘了扇子的影子随着春燕飞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快而生动的意境。
  • 炉烟驻晚丝:描述炉火产生的烟雾在夜幕中飘散,如同晚空中的丝线一般。

第四句
自欣逢胜览,毕竟不知疲。
译文:
我庆幸能有幸游览这美好的景色,但终究感到疲倦。
注释:

  • 自欣逢胜览:表示对能够游览如此美景感到高兴和自豪。
  • 毕竟不知疲:尽管游览过程中感到疲倦,但最终却无法摆脱这种状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疲惫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游万岁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阁道云中迥”形象地展现了山间阁道的高远与云天的相接,为全诗奠定了壮阔的背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峰峦雨外奇”、“竹林深傍水”、“花径细分岐”,分别描绘了山峦、竹林、花径等自然景观的细节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同时,这些景物又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如“峰峦雨外奇”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奇观,也隐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自欣逢胜览,毕竟不知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和内心的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旅途劳顿的无奈和疲倦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赞美自然之美的豪情壮志,也有面对美景却无法长久驻足的淡淡哀愁。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在欣赏自然之美时内心所经历的喜悦与疲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