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向邹人问,言从孔氏儒。
隐轻齐石语,狂窜鲁连书。
汉店荒城在,秦碑劫火馀。
缅怀观礼射,临去独踌躇。

【注释】

邹:指邹国。邹国在今山东邹县一带。孔氏:《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有孔门七十二贤之称,后泛称儒学。齐石语:即《论语》中的“子路问政”一段,子路问怎样做官才算是好官,孔子说:“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齐人把这句话当作一句格言来看待。狂窜鲁连书:即《战国策·齐策四》中的“鲁仲连义不帝秦”一事,鲁仲连认为,秦王虽然强大,但并不值得尊敬,因为秦国的国君是暴君,他不能为人民作主,所以鲁仲连决定不去侍奉它。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客游齐鲁之间时所作。诗的前八句主要写旅途所闻所见,中间四句主要写旅途中所思,末六句主要写离别时的感慨。

前八句主要写旅途所闻所见,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沿途所见之人和事:

一开头就写到“舟中杂兴”,说明这是一首即景之作。作者乘船游览齐鲁两地,见闻颇多,便随手吟咏起来,这就是所谓“杂兴”。由于作者的诗才横溢,所以一路上所见的人和事都成了诗的内容。

二、三两句,写沿途所闻。“屡向邹人问”,是说作者多次向当地的人打听,“邹人”即邹地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多次向邹地的人们请教,他们回答说,你从哪里来的呀?他们说你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儒家学说。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人,号称七十二贤,他们都是儒学家。

四、五两句,写旅途所见所闻。“隐轻齐石语”一句,意思是说,作者听到一些谈论齐人的议论。齐国人喜欢谈兵,而孔丘则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见《论语·颜渊》),所以齐人认为孔丘的话是轻浮浅薄的,不足取。“狂窜鲁连书”一句,意思是说,听到一些谈论鲁仲连的故事。鲁仲连是战国时著名的辩士、纵横家,他认为,如果一个君王不好的话,即使去给他当臣子也不值得,因此决定不去侍奉他。这两句是说,看到齐人谈论自己,觉得这些言论轻浮浅薄,于是感到气愤(隐),又听说有人像鲁仲连那样不屑于侍奉暴君,于是感到痛快(狂)。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齐人议论的不满和对自己选择道路的自信。这种思想感情是很可贵的。然而,这两句诗却用了齐人的言论和自己与鲁仲连的比较这两种方式来表达,这就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深厚。

后四句主要是写旅途中所思,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途中所思:

第六、七两句,写作者离开邹地时的思想活动。“汉店荒城”,是说作者到了汉地,看到了一座荒凉无存的城市,想到这座城市原来一定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秦碑劫火余”,是说作者在秦代的遗址上看到的一块石碑被大火焚烧过,想到这块石碑原来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剩下的。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下令将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烧毁,只保存医药、农业等书籍。作者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的思想来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想了很多很多,可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第八句“缅怀观礼射”,意思是说,想到自己在邹国时曾学过射箭术,那时观看过射箭比赛,觉得很快乐。

第九句“临去独踌躇”,意思是说,想到自己将要离开邹地,心中很留恋,但又无可奈何。

中间四句主要写旅途中所思,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二层是最后四句话,写作者临行前的感慨:

最后四句话是说自己要离开邹地了,心里感到很留恋,但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这四句诗写得沉痛悲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将来的希望。

此诗写于诗人客游齐鲁之间时所作。诗的前八句主要写旅途所闻所见,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沿途所见之人和事:一开头就写到“舟中杂兴”,说明这是一首即景之作。作者乘船游览齐鲁两地,见闻颇多,便随手吟咏起来,这就是所谓“杂兴”。由于作者的诗才横溢,所以一路上所见的人和事都成了诗的内容。二、三两句,写沿途所闻。“屡向邹人问”,是说作者多次向当地的人打听,“邹人”即邹地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多次向邹地的人们请教,他们回答说,你从哪里来的呀?他们说你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儒家学说。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人,号称七十二贤,他们都是儒学家。四、五两句,写旅途所见所闻。“隐轻齐石语”一句,意思是说,听到一些谈论齐人的议论。齐国人喜欢谈兵,而孔子则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见《论语·颜渊》),所以齐人认为孔丘的话是轻浮浅薄的,不足取。“狂窜鲁连书”一句,意思是说,听到一些谈论鲁仲连的故事。鲁仲连是战国时著名的辩士、纵横家,他认为,如果一个君王不好的话,即使去给他当臣子也不值得,因此决定不去侍奉他。这两句是说,看到齐人谈论自己,觉得这些言论轻浮浅薄,于是感到气愤(隐),又听说有人像鲁仲连那样不屑于侍奉暴君,于是感到痛快(狂)。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齐人议论的不满和对自己选择道路的自信。这种思想感情是很可贵的。然而,这两句诗却用了齐人的言论和自己与鲁仲连的比较这两种方式来表达,这就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深厚。后四句主要是写旅途中所思,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途中所思;第六、七两句写作者离开邹地时的思想活动。“汉店荒城”,是说作者到了汉地,看到了一座荒凉无存的城市,想到这座城市原来一定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秦碑劫火余”,是说作者在秦代的遗址上看到的一块石碑被大火焚烧过,想到这块石碑原来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剩下的。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下令将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烧毁,只保存医药、农业等书籍。作者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的思想来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想了很多很多,可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第八句“缅怀观礼射”,意思是说,想到自己在邹国时曾学过射箭术,那时观看过射箭比赛,觉得很快乐。第九句“临去独踌躇”,意思是说,想到自己将要离开邹地,心中很留恋,但又无可奈何。这四句诗写得沉痛悲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将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