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山何苍然,楼台凌青天。
门前清溪水,遥与蓬壶连。
日上璚树绿,春入丹葩妍。
双鸟鸣其间,华采一何鲜。
东风送馀音,惊起幽窗眠。
却夸韩众鹿,飞度三山颠。
手翳夫容枝,玉清会群仙。
瑶阶献金箓,丹廷传璚筵。
缅怀紫霞想,飘若云之旋。
玉童四五人,吹笙间鸣弦。
风扫花下石,月照松间泉。
有客天上来,袖拂金坛烟。
素与轩裳契,而结云霞缘。
赠之五采图,重以丹丘言。
舒卷虽异迹,玄同已忘筌。
伊我拾紫芝,曾往瀛洲边。
手种绿玉树,别来几何年。
应知碧桃花,开遍东窗前。
赤松未辟谷,青云期济川。
且为谢青鸟,一寄瑶花篇。
【注释】
耆山:指终南山。何苍然:多么的苍劲。楼台:指山中的楼阁亭台。凌青天:耸入青天。门前:指终南主峰。遥与蓬壶连:蓬莱仙山也遥接终南。璚(zhuāo)树:美玉树。春入丹葩妍:春天到了,红艳的花瓣艳丽可爱。双鸟:指两只鸳鸯。鸣其间:栖息于水边。华采:华丽的装束。一何鲜(xiān):多么鲜艳。东风:春风。馀音:指歌声余韵。幽窗眠:在幽静的室内小憩。却:反而。韩众鹿:指韩愈。韩愈曾为道士,号退之。飞度三山:传说中蓬莱三山有神仙居住。手翳夫容枝:手掩住树枝上的花。翳,覆盖。玉清会群仙:在玉清宫聚会了众多仙人。瑶阶:台阶。金箓:金书符咒。丹廷:丹台,即天庭。璚筵:精美的筵席。紫霞想:紫色的云彩。飘若云之旋(xuán):好像云彩一样飘荡。玉童四五人:玉帝的四个童子。吹笙间鸣弦(jiàn):奏着笙乐同时弹响琴弦。风扫花下石:清风扫过花林下的石头。月照松间泉:明月照着松间的流水。有客天上来:有客人从天上而来。袖拂金坛烟(yān):衣袖拂过金色祭坛上的香烟。素与轩裳契(qǐ),而结云霞缘:纯洁地与官服相配,结成了云霞般的缘分。赠之五采图:赠送给他五彩斑斓的图画。重以丹丘言:再次赠送他《丹丘记》一书。舒卷虽异迹:虽然卷舒不同,但其玄妙之处相同。玄同已忘筌(quán):玄奥的道理已经忘记筌蹄的意思。伊我拾紫芝:《老子》说:“我采摘紫芝。”这里借指自己曾去过瀛洲。曾往瀛洲边:曾经到过瀛洲边。应知碧桃花,开遍东窗前:应该知道那粉红色的桃花,早已开遍了东窗前。赤松未辟谷:赤松子没有吃斋断谷。青云期济川:期望能升入青云之中。且为谢青鸟,一寄瑶花篇:暂且为感谢这青鸟,把《瑶山记》交给它。
【赏析】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多写政治抱负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内容,语言清新流畅,风格清淡朴实,富有民歌风味。《题张真人画为项御史赋》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咏张果老的事迹,寄托自己的理想,抒发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写张果老的形象;后四句写张果老的寓意。
首联“耆山何苍然,楼台凌青天”二句写终南山巍峨苍劲、楼台高耸入云,表现了终南山的高峻险峭。首联总揽全文,为后文作铺垫。
颔联“门前清溪水,遥与蓬壶连”二句写终南山的美景。门前的溪水清澈透明,远远望去与蓬莱仙山相连。
颈联“日上璚树绿,春入丹葩妍”二句写终南山的美丽景色。太阳照射在美丽的树木上,显得生机盎然;春天来临,花儿盛开得更加艳丽。这一联写出了终南山四季如画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东风送馀音,惊起幽窗眠”二句写终南山的美妙声音令人陶醉。微风吹来,送来了终南山的声音,让人感到惊喜,甚至惊动了正在幽静的窗户旁休息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张果老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终南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