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深山暑气空,半林明月罢孤钟。
芳阶更有何人到,独倚云根对晚峰。

【注释】

(1)月溪:地名,在今四川雅江县北,唐时为南诏国所据。宗照斋人:即宗照,字子光,号溪上人,四川雅安人。唐懿宗咸通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他酷爱山水,曾结庐于峨眉山月溪之旁,名其居曰“溪上人宅”。

(2)四月:农历四月,正是深山里暑气最盛的季节,故云“深山暑气空”。

(3)孤钟:指寺庙中孤独的钟声,以形容深夜无人。

(4)芳阶:庭院中花木繁茂的台阶。

(5)独倚云根对晚峰:意谓自己独自倚着云根,面对着傍晚的山峰,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诗人在深山幽谷中独享清福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安逸的心境。诗写诗人独坐于月溪之上,遥望深山中的明月、孤钟与翠峰,以及庭中花草。

首句“四月深山暑气空”,是说四月间深山里暑气已尽。这一句看似寻常,却有很深的含蕴。因为四月正值深山中的盛夏时期,而“暑气空”三字,便把深山中那种令人窒息的酷热一扫而空。

“半林明月罢孤钟”,描写了月溪上空的明月、山上寺院的孤钟。这句是说,在月溪上空,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半个山林,也照到了山上寺庵的孤钟,因此那钟声显得特别悠扬。

再往下,“芳阶更有何人到”,是说庭院里那些花草树木又是何等地欣欣向荣啊!这几句诗,虽然只是写景,但景中之意却是十分深远的。

“独倚云根对晚峰”,则进一步写诗人的闲适之情。诗人独自靠着云根,面朝着傍晚的山峰,自得其乐。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的旷达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