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与斗山,冲玄水西地。
群贤切磋处,明水来江右。
一一吾所望,三谢亦断至。
岭南惊间旷,草木亦炫贲。
一会白云楼,再会珠海寺。
言论既孚契,怀抱亦衷懿。
联舟倚江干,秉烛夜不寐。
别袂动遐思,短章答嘉惠。
【注释】南岳:指五岳之一的衡山。斗山:又名紫盖山,在湖南衡阳市。冲玄水:即湘江,源出衡山县。西地:西边的高地。群贤切磋处:指群贤所聚会的地方。明水:即衡阳县。来江右:指从衡阳县来到江右(指长江以右地区)。岭南:指南岭山脉以南的地区。间旷:指偏僻荒凉的地方。炫贲:形容草木茂盛繁盛的样子。孚契:真诚信任。衷懿:内心真诚。联舟:指同舟共济。
【赏析】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是诗人送别陈明水的一首七言律诗。
第一句“南岳与斗山”,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是衡山脚下的斗山。第二句“冲玄水西地”,则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是在秋季,因为冲玄水在秋季水位最高。第三句“群贤切磋处”,说明送别的地点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之地。第四句“明水来江右”,说明陈明水来自南方。第五句“一一吾所望”,说明诗人期待陈明水的到来。第六句“三谢亦断至”,说明陈明水也是诗人的朋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第七句“岭南惊间旷”,说明岭南地区荒凉偏僻,令人感到意外。第八句“草木亦炫贲”,形容草木茂盛繁盛的样子。第九句“一会白云楼”,说明他们会面的地方是白云楼下。第十句“再会珠海寺”,说明他们还会在某个寺庙再次相会。第十一句“言论既孚契”,说明他们交流的话题是真诚信任的。第十二句“怀抱亦衷懿”,说明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真诚和善良。第十三句“联舟倚江干”,描写了他们乘船共度长江的情景。第十四句“秉烛夜不寐”,描写了他们在船上彻夜未眠的情景。第十五句“别袂动遐思”,描写了别离时衣袖飘扬、思绪万千的情景。第十六句“短章答嘉惠”,描写了诗人用简短的诗歌来表达对陈明水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