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遗忠像,杉松古殿阴。
兴亡问流水,哀怨动鸣禽。
志厄当年会,神垂异代歆。
独临车马道,应识往来心。
诗句释义
1 “寥落遗忠像”: 表示英雄遗像的寂寞与荒凉,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和哀思。
- “杉松古殿阴”: 杉树与松木环绕的古老殿宇显得阴暗,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 “兴亡问流水”: 通过询问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来感叹历史的兴衰变迁。
- “哀怨动鸣禽”: 悲伤的情绪感动了周围的鸟儿,象征着情感的共鸣。
- “志厄当年会”: 当年志同道合的人没有能够相聚,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或愿景的失望。
- “神垂异代歆”: 神灵垂青于不同的时代,意味着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机遇或命运。
- “独临车马道”: 只有自己一个人站在车辆和马匹走过的道路上,形容了孤独或者沉思的状态。
- “应识往来心”: 应当理解这些年来人们的心路历程与感受,表达了对过往行人心情的理解与同情。
译文
在三忠祠中望着孤寂的英雄像,杉树与松树围绕的古老殿堂显得阴暗。历史的兴衰仿佛在流水间流转,悲伤的情感感动了周围的飞鸟。当年志同道合的人们在今天无法相见,神灵也垂怜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只有我自己独自站在车马来往的道路上,应该理解这些年来人们的心情和经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忠祠内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的“兴亡”、“流年”、“孤独”等关键词深刻地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索。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祠宇之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个体的渺小。同时,诗人以“独临车马道”结束全诗,不仅表现了一种孤独感,也暗含了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充满哲思的历史画卷,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