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陆沈久,幽栖意自宜。
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
种竹先留径,移花欲傍池。
门前剡溪棹,来往更无期。

注释:

  1. 陆沈:指隐居,比喻自己长期处于深山之中。
  2. 幽栖意自宜:幽居的心境自然合适。
  3. 心清知俗远:心无杂念,对世俗之事看得淡薄。
  4. 地僻讶春迟:地处偏僻,春天来得慢。
  5. 种竹先留径,移花欲傍池:在门前种竹子并留出道路,想将花移到池塘边。
  6. 剡溪棹:指的是古代的船桨,剡溪是浙江一条有名的河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写的一组诗,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句“我本陆沈久”,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状态。陆沈是隐居的意思,诗人说自己已经长时间处于隐居的状态。

第二句“幽栖意自宜”,表达了他对隐居的深深喜爱,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第三句“心清知俗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心清如水,能够超脱于世俗之外。

第四句“地僻讶春迟”,则写出了诗人的地理位置,这里地处偏僻,所以春天来得更晚一些。

第五句“种竹先留径,移花欲傍池”,描绘了诗人的具体行动,他在门前种下了竹子,并留下了通道;同时他还想把花儿移到池塘边。

第六句“门前剡溪棹,来往更无期”,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他想象着门前的景色,想象着每天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入门前,不再为世俗所困。然而这种生活却是没有期限的,只能是一种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