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隐畏逢人,郊扉绝四邻。
时多讥偃蹇,子独念交亲。
奇树行相问,幽兰坐共纫。
还因漉酒便,一解陶潜巾。
【注】①应德:作者表弟,字德应。别墅:在作者隐居之处。②偃蹇:傲慢。③陶潜:东晋诗人、文学家,字渊明(约365~427),曾作《归田园居》诗。④漉酒:过滤酒浆。
【赏析】
首句“学隐畏逢人”,表明诗人对隐居生活有所顾虑,担心遇到世俗的人。这反映了诗人的谨慎和谦逊。第二句“郊扉绝四邻”,说明诗人的住宅远离城市喧嚣,与四邻相隔甚远。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俗世的生活态度。
第三、四句“时多讥偃蹇,子独念交亲。奇树行相问,幽兰坐共纫”,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偏见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人们常因自己的高傲而受到他人的讥讽,但诗人自己却始终念念不忘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人还提到与朋友们一起种植奇树、采摘幽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社交生活,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两句“还因漉酒便,一解陶潜巾。”则描绘了一幅轻松自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饮酒、谈天说地,仿佛忘记了世俗的烦扰。这里的“漉酒”可能指的是用过滤过的酒来饮用,以示纯净无暇;“陶潜巾”则是指陶渊明所戴的头巾,象征着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情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