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悬弧添丽藻,九重赐果助新欢。
昴精遥应中台位,德聚俄占太史官。
手和酒醴情偏渥,天与麒麟福最完。
英物不须啼自识,高门只在帝京看。

王立道的《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其一》是一首表达对孙子出生的喜悦之情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再世悬弧添丽藻,九重赐果助新欢。
    昴精遥应中台位,德聚俄占太史官。
    手和酒醴情偏渥,天与麒麟福最完。
    英物不须啼自识,高门只在帝京看。

  2. 译文注释

  • 再世悬弧添丽藻:在世世代代中增添了华丽的词藻。
  • 九重赐果助新欢:皇帝赐予的水果增加了喜悦。
  • 昴精遥应中台位:昴星的精华在遥远的中台出现。
  • 德聚俄占太史官:美德聚集,迅速被提拔为太史官。
  • 手和酒醴情偏渥:手拿美酒,情感特别浓郁。
  • 天与麒麟福最完:上天赋予的幸福是最完整的。
  • 英物不须啼自识:杰出的人才不需哭泣就能被识别。
  • 高门只在帝京看:高贵的门庭只在皇帝的京城中存在。
  1. 作品赏析
  • 主题鲜明:这首诗以庆祝孙子的出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孙子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 语言优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再世悬弧”和“天与麒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情感真挚:作者对孙子的诞生感到无比欣喜,这种喜悦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寓意深远:通过对孙子未来的祝愿,反映了作者对家族和国家的美好期望。
  1. 创作背景
  • 王立道生活在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学兴盛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 这首诗可能是王立道为庆祝自己孙子的出生而创作的,以此来表达他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
  • 这首诗也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体现了古人对于家庭和后代的关注和重视。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运用自然意象,如“昴精”和“德聚”,将自然现象与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 对比手法:通过“宠埒金开”和“词高屈宋”,诗人展现了孙子的才情和成就与古代文学大家相提并论的盛况。
  • 夸张手法: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孙子的成就,如“手和酒醴情偏渥”,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活泼。
  1. 历史文化意义
  • 家族荣誉:孙子的出生为家族带来了荣耀,这在古代社会中是一种重要的荣誉。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对孙子个人成长的认可,也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政治寄托:通过孙子的出生,诗人可能也在寄托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反映了文人对政治和社会的关心。

王立道的《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是一首充满喜悦和希望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新生儿的喜悦,还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家庭、文化和政治的深刻关注。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