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寻春意最闲,漫骑款段逐苔斑。
鸟声似解添诗思,花气偏能醒醉颜。
景入春来都有主,地当胜处可无山。
夕阳满树烟光乱,归路分明忘却还。

【注释】

迎恩寺: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寺中建有塔,为开封八景之一。

寻春:游览春天景色。

漫:随意。

款段: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也泛指小车。

苔斑:苔藓。

鸟声:山鸟的鸣叫声。

花气:花香。

境入:风景进入。

胜处:美好的地点。

归路:回家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首句“野寺寻春意最闲”,以闲字点题,写出了作者在郊外寺庙中寻春游赏时心情轻松、闲适的感觉。第二句“漫骑款段逐苔斑”,写诗人骑马在寺院周围徜徉的情景。“漫”是随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游兴之浓。“款段”,是一种轻便的车,这里泛指小车。“逐苔斑”,追逐着长满苔藓的小道上留下的斑驳的痕迹,可见作者游赏时的兴致之高。第三句“鸟声似解添诗思”,描绘了一幅鸟语花香的美景图,鸟儿啼啭的声音似乎都懂得增添诗意,使人产生一种悠然自得、怡然自乐之感,从而触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感悟。第四句“花气偏能醒醉颜”,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偏”是特别之意。“醒醉颜”,是指花香使人清醒,解除了困倦和烦恼。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花香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诗人被大自然所感染后的感受。最后两句“景入春来都有主,地当胜处可无山”,是对全诗主题的概括和升华。诗人在欣赏完春景之后,感慨于自然界的美景无处不在,而那些高山大川、奇峰怪石则不过是点缀而已。这就表明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尾联“夕阳满树烟光乱,归路分明忘却还”,是全诗的收束和总结。夕阳西下,斜阳如血,把树头洒满了一片金色的光辉,整个山林笼罩在这一片金光之中。诗人沉醉于这种美妙的景色之中,不知不觉地忘记了回家的道路。这里的“归路”并不是指实际的回家之路,而是指心灵归宿之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