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
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
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
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送别,后三句写归程,以“高堂”代指自己思念的亲人。

(1)

首两句写送别的场景:鸿山殿是仙家所在,作者与友人在此共话离别之情。“羡子承恩下玉除”,意为羡慕你承蒙恩宠,被任用为官。“玉除”,指皇帝的宫殿,此处指朝廷。“玉除”即朝廷,借以喻指朝廷、官场。“珥彤几”,指红色的耳坠,古时妇女的一种头饰。“彤”本指朱红色,这里泛指红颜色,用以形容头饰的色泽。“簪”,即古代妇女发髻所用的簪子。“几”,即小桌。“仙庐”,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美好的环境。“共”,一起的意思。“羡子”,即羡慕你,你。“承恩”,承蒙恩德,受到皇恩。

(2)

第三句写归途所见所感:春昼新赐的衣,应和着春天的景色;山房旧藏书,应合着山居的情趣。《诗经·小雅·采薇》云:“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我仆维牛,羊牛之驷。”《古诗十九首》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驱车上东门,遥望散马蹄”等诗句,都是表现春日游赏的情景。“山房更检旧藏书”,意思是说山居更合自己的心意,所以特意检查旧书。“更”,更加,进一步。

(3)

第四句写归途中的梦乡:梦中回到北阙陈情之后,又唱起了献寿南山的歌。“北阙”,指皇宫北面的楼观,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帝。“陈情”,向皇帝陈述意见,多指奏章上所陈述的。“献寿”,指进献祝寿词。“歌倚南山献寿初”,意思是说在南面唱歌,歌颂皇帝长寿。“南”,指南方。《诗经·周南·汉广》云:“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古诗十九首》中也有“南国有佳人,轻盈不能久留”的句子。这里指歌唱赞美南山的美。

(4)

第五句描写归途中的情景:“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这是说,我也一直望着远方的家乡,但是因为身在他乡,所以难以承受独自离开亲人的孤独。“高堂”,指高大的厅堂,这里代指家乡。“凝望”即远看,远视。“不堪”,忍受不了。“千里”,一千里路。“独离居”,即独自远离故乡。“独离居”,即独自远离故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送鸿山殿读归省 ②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③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④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出京还乡之际。诗人先从送别写到归程,以“高堂”代指自己思念的亲人,最后才点明题意,写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