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秦淮桥上游,绿槐垂穗正宜秋。
燕飞不记乌衣巷,水满微分白鹭洲。
北阙晴云常冉冉,东山斜日自悠悠。
风流谁是今安石,惆怅苍生独倚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

忆昔秦淮桥上游,绿槐垂穗正宜秋。
回忆过去在秦淮桥边游玩的情景,那时正值秋季,绿槐树的穗子垂下,景色宜人。

燕飞不记乌衣巷,水满微分白鹭洲。
燕子飞翔时不会忘记旧时的乌衣巷,水面涨满了,微风吹过轻轻分开了白鹭洲。

北阙晴云常冉冉,东山斜日自悠悠。
北方的皇宫上飘着晴朗的白云,西边的山峰上太阳斜斜地落下。

风流谁是今安石,惆怅苍生独倚楼。
谁能比得上今天的李白(李白有“诗仙”之称),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倚在楼上,感到十分惆怅。

赏析: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秦淮桥边游览的美好时光,以及他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思考。

第一句“忆昔秦淮桥上游,绿槐垂穗正宜秋。”回忆过去在秦淮桥边游玩的情景,当时正值秋季,绿槐树的穗子下垂,景色宜人。这里的“忆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绿槐垂穗正宜秋”则具体描绘了当时的景色。

第二句“燕飞不记乌衣巷,水满微分白鹭洲。”燕子飞翔时不会忘记旧时的乌衣巷,水面涨满了,微风吹过轻轻分开了白鹭洲。这句诗通过燕子和水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燕子仍然能够记住旧时的乌衣巷,而水却已经涨满了,微风也吹过了白鹭洲。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第三句“北阙晴云常冉冉,东山斜日自悠悠。”北方的皇宫上飘着晴朗的白云,西边的山峰上太阳斜斜地落下。这句诗通过天空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最后一句“风流谁是今安石,惆怅苍生独倚楼。”谁能比得上今天的李白(李白有“诗仙”之称),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倚在楼上,感到十分惆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有才,但与历史上伟大的诗人相比,却感到自己很渺小。而他独自一人倚在楼上,感到十分惆怅,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得不到认可,或者因为他感到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