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一树晕明红,艳色凝香清夜同。
不解人间能有此,移根元自上阳宫。

【注释】

胭脂:即海棠花,又名“海棠”。故烧:古代的一种照明用具。高烛:指燃点高高的蜡烛。红妆:指艳丽的妆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见一枝红花,不禁想起宫中的妃嫔们也正对着同样的景物,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想来,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胭脂一树晕明红”,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致。胭脂,即海棠花,又名“海棠”。故烧,即燃点高烛。高烛照红妆,以喻宫女们的粉黛如血;又因“红”与“宫”谐音,因此“故烧高烛照红妆”一句,既是状物,又是拟人。“晕明红”,即红花映照着明月,月光映照着红花,使红花显得更红了。“艳色凝香清夜同”,“艳色”指海棠花的颜色鲜艳美丽;“凝香”指海棠花香气浓郁,清香沁人;“清夜”即深夜。此句说,夜色清幽宁静,红花、明月和花香,三者交融在一起,使人感到美不胜收。

后两句是诗人的议论。“不解人间能有此,移根元自上阳宫”,“不解”,不明白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人们怎么能不理解这样的奇景呢?它本是上阳宫中的一株仙花啊!“移根”,移栽于土中种植。“元自”指本来。这两句说:不知是谁把这种仙花移植到皇宫里来的。

这首诗是借咏物而抒发感慨。作者看到一枝红花,想到宫廷中的美女,不禁联想起自己的命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感叹世间美好的东西太少了,但实际上是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本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