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南山老大名,斯文谁不慕贤声。
井通泉眼风波定,月到天心夜气清。
正误一书扶大义,筹边十策见衷情。
平生管鲍相知久,不为金陵始缔盟。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的诗句。

  1. 南山潘孔修先生学甚纯正事母至孝尝著孝经正误诸书以济时行道为志在刑部时上筹边十策及时政得失忠义剀切海内想望风采盖第一流人物也后以迎养陈情疏凡二上乃改南都缜适奉命至得以亲炙受益为多顾复奔走江南念兹远违情不能已用韵奉答以著平生之谊云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南山潘孔修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他学识纯正,孝顺母亲,还著有《孝经正误》等书籍,以辅助当时的政策。他还提出了十条关于边防的策略,这些都是出于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理解。
  1. 海内南山老大名,斯文谁不慕贤声。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南山潘孔修先生的敬仰之情。他说,无论多么远的地方的人们,都会因为这位南山先生的名字和他的贤良名声而感到钦佩。
  1. 井通泉眼风波定,月到天心夜气清。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井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就像平静的水面上没有一丝波澜;天空中的月亮明亮而清澈,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觉。
  1. 正误一书扶大义,筹边十策见衷情。
  • 这里的“正误”指的是对《孝经》中的错误进行纠正,而“筹边十策”则是指他在边防问题上提出的十项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出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1. 平生管鲍相知久,不为金陵始缔盟。
  • 这里的“管鲍”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是好朋友,也是彼此的知己。而“金陵”则是现在的南京,这里用来比喻潘孔修先生与自己之间的深厚友谊。

接下来是对整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潘孔修先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成就,展现了他的崇高形象和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比《孝经》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和他在边防问题上提出的十项策略,进一步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潘孔修先生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与潘孔修先生的深厚友谊。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潘孔修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